湖南卫视《歌手2025》总决赛 陈楚生新歌引全场起立:逆袭史诗

陈楚生《歌手2025》总决赛表现亮点
歌手 |
节目 |
演唱歌曲 |
关键歌词 |
观众反响 |
陈楚生 |
《歌手2025》总决赛 |
《获奖之作》 |
“无替身的平凡人,终将抵达光的方向” |
全场起立鼓掌 |
陈楚生演艺生涯回顾
阶段 |
事件 |
时间线 |
早期顶流 |
因节目爆红,拒“娱乐戏码”被索赔227亿 |
约十年前 |
沉寂期 |
退出公众视野,沉寂十余年 |
约2015年至2025年 |
歌王回归 |
参加歌手2025,演唱新歌引发全场起立 |
2025年8月8日 |
回归历程 |
用18年时间完成从“顶流陨落”到“歌王归来”的逆袭 |
2007年至2025年 |
巅峰坠落:227亿索赔背后的行业规则之痛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2007年 |
陈楚生以《快乐男声》冠军身份出道 |
成名开始 |
2008年 |
凭借《有没有人告诉你》走红 |
音乐事业上升期 |
2008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 |
拒绝公司安排的”煽情剧本”退出压轴表演 |
与天娱传媒解约纠纷 |
2008年 |
被天娱传媒索赔227亿 |
事业陷入低谷 |
2009年 |
创作电影《风声》主题曲《且听风吟》 |
音乐创作持续 |
2009年 |
发行首张录音室专辑《冬去春来》 |
开始音乐复苏 |
文章
2007年,陈楚生以《快乐男声》冠军身份出道,首支单曲《有没有人告诉你》红遍大街小巷。然而,2008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的“消失事件”,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因拒绝公司安排的“煽情剧本”,他选择退出压轴表演,这一举动引发与天娱传媒的解约纠纷,对方索赔金额高达227亿。这场诉讼不仅让他失去演艺机会,更被行业贴上“违约艺人”标签,从顶流新星沦为酒吧驻唱。“那段时间,我每晚在深圳酒吧唱4小时,收入仅够还债。”陈楚生在2023年访谈中回忆。但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坚持创作,12年间写下100余首歌曲。2009年,他为电影《风声》创作的主题曲《且听风吟》获得华谊兄弟青睐;同年,首张录音室专辑《冬去春来》问世,用音乐证明“沉寂不是终点”。
—
破茧重生:从独立音乐人到综艺黑马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2016年 |
在《天天向上》与汪涵化解误会 |
事业迎来转机 |
2019年 |
参加《歌手2019》作为踢馆歌手 |
音乐事业开始复苏 |
2023年 |
参加《披荆斩棘3》带领团队夺冠 |
重获行业认可 |
2025年 |
参加《歌手2025》首期节目以摇滚版《将进酒》登上人民日报头条 |
音乐影响力扩大 |
2025年《荒岛站台》 |
融合80年代迪斯科与原创摇滚 |
引发全网二次创作热潮 |

文章
2016年,陈楚生在《天天向上》录制现场与汪涵化解误会,事业迎来转机。他开始尝试综艺赛道,但始终保持音乐初心:•2019年《歌手2019》:作为踢馆歌手,他以《思念一个荒废的名字》惊艳全场,虽未夺冠却让观众记住“陈氏嗓音”的穿透力;2023年《披荆斩棘3》:他带领团队夺得年度总冠军,用《胡广生》等歌曲展现音乐掌控力,被丁太升评价为“民选冠军的实力”;2025年《歌手2025》:首期节目,他以摇滚版《将进酒》登上人民日报头条,被赞“文化自信的代言人”;第五期《荒岛站台》融合80年代迪斯科与原创摇滚,引发全网二次创作热潮,“我的心在等待”成为流行语。
—
歌王之战:用音乐解构规则,以真诚打动人心
节目环节 |
表现 |
影响 |
帮唱环节 |
与偶像郑钧合唱《赤裸裸》 |
打破”民谣歌手只能唱慢歌”的偏见 |
独唱环节 |
演唱新歌《获奖之作》 |
用沙哑嗓音演绎”生活没有替身”的哲理 |
观众共鸣 |
表示”16年前我拿冠军靠运气,今天靠的是对音乐的敬畏” |
获得观众支持 |
获胜 |
以两轮投票第一的成绩登顶歌王 |
成为《歌手》系列首位”民选+专业双认可”冠军 |
文章
总决赛之夜,陈楚生的夺冠之路堪称“教科书级逆袭”:1. 帮唱环节:与偶像郑钧合唱《赤裸裸》,吉他solo与摇滚嘶吼点燃全场,打破“民谣歌手只能唱慢歌”的偏见;2. 独唱环节:新歌《获奖之作》由唐恬作词,致敬平凡人的坚持。他摒弃高音炫技,用沙哑嗓音演绎“生活没有替身”的哲理,让那英泪洒现场;3. 观众共鸣:当他说出“16年前我拿冠军靠运气,今天靠的是对音乐的敬畏”时,全场响起“陈楚生值得”的呼喊。最终,他以两轮投票第一的成绩登顶歌王,成为《歌手》系列首位“民选+专业双认可”冠军。
—
行业启示:在流量时代坚守音乐本质
方面 |
|
示例 |
为王 |
关注普通人情感 |
《有没有人告诉你》《获奖之作》 |
渠道突破 |
通过综艺重塑形象 |
《天天向上》《歌手2019》《披荆斩棘3》 |
规则重构 |
凭借专业能力赢得市场 |
《胡广生》《荒岛站台》 |
音乐本质 |
坚持创作初心 |
12年间写下100余首歌曲 |
文章
陈楚生的逆袭,折射出华语乐坛的深层变革:•为王:从《有没有人告诉你》到《获奖之作》,他的作品始终关注普通人情感,拒绝套路化创作;•渠道突破:通过综艺重塑形象,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触达年轻群体,2025年《荒岛站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规则重构:他证明歌手无需依赖“人设”或“话题”,凭借专业能力与真诚态度同样能赢得市场。正如音乐人荒井十一评价:“陈楚生让行业看到,真正的歌王不是炒出来的,而是用18年时间熬出来的。”
—

文章
从227亿索赔到歌王桂冠,陈楚生的故事早已超越娱乐范畴。他像一块磨刀石,用18年时间将命运的挫折打磨成音乐的锋芒;又似一座灯塔,告诉所有追梦者:在流量狂欢的时代,坚守初心者终将抵达光的方向。当《获奖之作》的旋律再次响起,我们终于明白——歌王从不是终点,而是对“永不妥协”的人生最崇高的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