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项 |
NCAA |
CBA |
| 职业合约要求 |
允许回中国联赛 |
限制外援发展 |
| 薪资水平 |
学费+津贴 |
平均600万元年薪 |
| 合同转换条件 |
自由选择 |
严格按合同等级升级 |
核心误区:林葳并非拿到600万元年薪
实际收入:3年约25万元(A1合同)
合同限制:无法跳过B类直接拿D类顶薪
注意:目前没有公开资料支持林葳放弃CBA600万年薪去打NCAA的说法。实际情况更可能是合同制高薪与海外联赛机会的权衡。
林葳留薪情况分析

CBA与NCAA薪资对比
CBA留薪情况
B类合同规定: 若超过去年工资的100%即有续约权
年薪范围: 30万-100万人民币
对比传言: 网传放弃600万年薪不实
NCAA薪资情况
2024年起才允许薪水
球队总收入上限: 307.5万美元 (橄榄球占75%, 男篮15%, 女篮5%)
球员实际收入: 仅占剩余5%, 计算如下
NCAA球员收入计算
| 类别 |
金额 (美元) |
人民币估算 |
| 全队总收入 |
307.5万 |
2000万 |
| 球员分配比例 |
5% (约17.5%) |
|
| 特定球员估算 |
60万 |
400万 |
| 比较各队分摊后 |
5万/人 |
36万/人 |
选择考量

收入对比: NCAA约36万 vs CBA 30万-100万
NBA机会: NCAA作为NBA青训营, 比CBA有更多被球探发现的可能
非薪因素: 职业发展机会远超现金收入
影响选择的关键点
合同保障: CBA有明确年薪范围, 美大学联赛球员收入相对分散
未来路径: NCAA提供直接进入NBA的可能性
市场传闻: 网络传言600万年薪差距与实际收入数据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