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之后,中国斯诺克真正能扛旗的那个人,在我看来不是赵心童,而是雷佩凡
每次夜里关了电视,球桌那点绿始终在脑子里晃,像还没打完的最后一颗黑球,悬着
丁俊晖的名字,永远是我们谈起中国斯诺克时的起点
1987年生,16岁转职业,手握15个排名赛冠军,还是首届世界台球名人堂里唯一的中国人,这些硬邦邦的成绩摆在那儿,谁看了都要咂舌
可竞技体育不讲情怀,年龄一上来,他也不可能年年都封神
去年的南京国锦赛,他10比7顶住韦克林,拿下第15冠,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口气的珍贵
到了今年世锦赛,4比13输给布雷切尔,心态的问题又被拿到台面上讲,挺刺耳,但也真
丁俊晖迟早会退到幕后,中国这杆大旗不能等,得有人接
谁来呢?
你看名单,一个个叫得响:赵心童,斯佳辉,吴宜泽,张安达,范争一,最近还冒出一个新变数——周跃龙
9月19日晚英格兰公开赛,周跃龙独闯四强,整个人的气场明显不一样,这一下就把“扛旗人”的牌桌打乱了
说回赵心童,他在5月举起世锦赛奖杯,成了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那一刻我是真被击中
可新赛季一开,他的状态像坐秋千,晃得人心里没底,直到9月24日英国公开赛首轮4比1赢了宾汉姆,手感才像回来了点
你要说“扛旗人”,不是看一两个高光夜晚,得扛全程的风雨
我心里给旗手列了三个硬标准:心理足够强,技术足够全,成绩足够硬
丁俊晖巅峰期就是这三把钥匙都握住了,才开了门
把这个标尺挪过来量新人,感受就出来了
赵心童太有天赋,他的走位、节奏一顺起来,像流星狠而准,但逆风一来,容易急,容易冒险,连着几站比赛都会“莫名其妙”地交代
斯佳辉和吴宜泽,远台看着香,进攻够脆,可白球控制、反复拉扯的防守细节、化险为夷的解球,这些底盘活还不够结实,一旦节奏被带走,很难扳回来
反观雷佩凡,他的球不一定是最炸眼的,却是最讲道理的——什么时候攻,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缠,他心里有谱
心理素质,在顶尖赛场真是决定命的东西
你看塞尔比,少年时命运多坎坷,但上台后就像把生活那口气全压进每一击里,节奏稳,心更稳
哪怕不是最悦目的打法,他就靠全面和耐心,扛出了世界第一的位置,15个排名赛冠军,没一座是白来的
他给出的路径是朴素的:勤奋、全面、耐心,这仨字谁都懂,真做到的没几个人
再看奥沙利文,天赋爆表不假,也走过弯路,可他把技术磨到圆,心理拧到紧,仍能在高压里做对选择,还愿意拉年轻人一把——赵心童就受过他的指点
所谓领军,不只是自己赢,还能把整个圈子往前推一把
我为什么偏向雷佩凡?
先说技术,他该攻能攻,该防能防,白球线路清晰,关键时候不逞强
更重要的是,他不怕难看地赢,遇到低潮也不崩,球桌上那股“我就按我计划走”的劲儿,很稀缺
说到底,旗手不是把远台打进率拉到百分之多少的人,而是在各种场面里都能拿下的小分累积高手,最后把胜场堆起来
赵心童能爆表,能给你天王山,但如何把低开高走、手感冰冷的那些夜晚熬过去,这是他下一步要过的坎
斯佳辉、吴宜泽也都在路上,前者杀起疯来谁都怕,后者手上活细,二人离“全”只差那半口气
话说回来,别把“扛旗人”当成谁的单口相声,中国斯诺克已经不是一个名字撑起的屋顶
世界台联的数据摆着:中国有520万斯诺克爱好者,专业俱乐部从2020年的800家涨到现在的2400家,青训铺到了32个省市,场地据说有30万块,全国台球和斯诺克爱好者超过2.1亿
这规模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梯队会不断冒人头,意味着今天你看好的那位,也可能被明天的新名字顶上去
现在世界前32里,中国选手有9个,这个密度在任何时代都是要说句“硬气”的
世界台联主席杰森·弗格森说,赵心童的成功,会把斯诺克带到一个新高度,他们甚至在为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的可能性做沟通
这话不是空口画饼,中国市场的体量和热度,已经让英国那边的老牌子也认真起来
希金斯那句“丁俊晖在中国像神一样”,不是恭维,是他们亲眼看到的影响力
当一个项目有了这样的土壤,旗手不是单独长出来的树,而是整片林子里最高的一棵,它的根,跟所有人连在一块儿
再回到赛桌上,周跃龙这阵子的状态让我挺惊喜
那种“你给我机会我就把局面拿走”的狠劲,正是大赛要的狠
如果他能把这股劲稳定三个月,不客气说,他也会把名字写进“扛旗人”讨论的前三
而且有意思的是,当众人都盯着一个人,往往那个真正的旗手,悄悄在背后扎马步
这活儿讲的是长期主义,是谁能把一年里八十个普通日子打好,而不是只靠两个高光夜晚撑门面
有人问我,你这么看好雷佩凡,靠谱吗?
我会说,靠不靠谱要时间来检验,但判断的逻辑是清楚的
旗手不是最炫的花活,是最稳的胜率;
不是最响的掌声,是最难的球也敢出手,最该放弃时也能冷静的那个人
如果你非要现在就给一个名字,我还是写雷佩凡
但我也真心希望,赵心童把起伏抹平,周跃龙把四强变成冠军,斯佳辉、吴宜泽早点把那一冠拿到
等那天我们再回头看,会发现中国斯诺克的大旗,其实早就不止一双手在托着
而现在,就让比赛继续,谁敢在压力最大的夜里,把最后一颗黑球稳稳推进,我就把“扛旗人”的头衔写给谁
愿每个走上球桌的中国小伙,心里都亮着一句话:把简单的球打到极致,把困难的球打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