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透露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研制计划
关键
标题 | |
---|---|
标准发布时间 | 今年下半年 |
标准研制意义 | 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 |
工程师角色 | 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 |
工程师地位 | 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详细
教育部近日透露,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正在研制,将于今年下半年对外发布。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标准研制工作的启动意味着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卓越工程师与强国建设
核心要点 | 具体 |
---|---|
卓越工程师定义 | 大国重器的创造者,超级工程的总设计师,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卓越工程师特质 | 爱国报国、敬业奉献、锐意开拓创新 |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向 | 创新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协同,构建”四共”“四通”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 |
卓越工程师发展环境 | 提升工程师社会地位,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工程师认证制度,搭建广阔事业平台,提供充足资源保障 |
典型案例 | 苏权科(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陈勇(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刘继忠(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王军(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 |
核心价值观 | 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 |
当前挑战 |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匹配度低,理工科毕业生从事工程类职业比例下降 |
主体
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诞生,一项项超级工程的落成,无不凝结着工程师群体的智慧与汗水。进入新时代,一大批卓越工程师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树立了典范和标杆。卓越工程师就是大国重器。强国建设需要培养一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要厚植家国情怀。“只有做到世界最好,才能不负国家和时代”,这是中国中车集团总工程师王军的赤子之心;“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好了,实际上就是在为民奉献”,这是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张志清的使命担当;“手握‘金刚钻’,才不会受制于人”,这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的报国誓言。细看卓越工程师的成长轨迹,胸怀“国之大者”是其共同底色。要引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破解“卡脖子”难题为己任,在科技报国的壮阔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要创新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匹配度较低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瓶颈。破局的关键是要推动培养主体从高校“单兵作战”转向校企“协同作战”,努力构建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四共”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四通”的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要优化成才环境。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只有约37%的理工科毕业生从事工程类相关职业,且有下降趋势。为此,既要想方设法切实提升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完善符合工程人才特点的评价激励机制,让更多实干者脱颖而出,也要加快建立工程师认证制度体系,搭建更广阔的事业平台,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障,让工程师们心无旁骛地投身创造。期待更多德才兼备的工程师淬火成钢,不断谱写工程科技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