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175场,“女孔雀”肖蓉浩谢幕获杨丽萍玫瑰,艺术盛宴!

肖蓉浩:青年舞蹈家及代表作品

人物介绍

人物名称 职业 所属团体 主要剧院上演日期
肖蓉浩 青年舞蹈家 中央民族歌舞团 四川大剧院(2025.8.8-10)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备注
孔雀 舞剧 2025年8月8日-10日四川大剧院上演
天之路 民族歌舞剧
仓央嘉措 民族歌舞剧
老兵 民族歌舞剧
陶女 傣族独舞

舞剧《孔雀》谢幕环节传承意义:肖蓉浩专访解析

标题 详细介绍
传承象征动作 杨丽萍向肖蓉浩赠玫瑰,象征”传承”动作引发观众泪目
肖蓉浩演出经历 从首演至今已175次演出《孔雀》,从忐忑到游刃有余
玫瑰意义 象征”孔雀精神”接力棒,对肖蓉浩是希望之光,杨丽萍含泪鼓励坚持
孔雀精神演绎 突破人类角色,通过肢体展现动物生命体,人与动物心灵相通
表演技巧 头、手、表情等肢体语言精准传达孔雀情感,如”孔雀手”可表达多种情绪
训练方法 傣族舞与芭蕾结合训练,每天雷打不动练习基本功
角色打磨 通过杨丽萍”侧台注视”获得压力与动力,持续优化表演节奏
观察手法 真实观察孔雀生活习性,研究杨丽萍700多场演出资料
传承理解 不是复制,而是”动态的完美”,保持每场演出独特性

正文

舞剧《孔雀》谢幕时杨丽萍赠玫瑰传情,这一传承动作成为观众泪目焦点。作为青年舞蹈家肖蓉浩完成第175次《孔雀》舞台亮相,见证着这一经典作品生生不息的旅程。

玫瑰背后的重量

首演时接到杨丽萍赠予的玫瑰花,肖蓉浩形容当时”手足无措”。这朵承载”孔雀精神”的玫瑰,对观众来说是精神接力棒,对肖蓉浩则是希望之光。”它照亮了我的舞蹈未来”,在演出场次增加后,她感受玫瑰意义的升华,因为杨丽萍每次注视都传递着”你要坚持”的承诺。

175场演出的成长

从出门时的忐忑到现如今的游刃有余,175次登台演绎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每一场都很重要”,《孔雀》的独特就是把人类角色隐去,通过肢体呈现孔雀这种动物生命体。肖蓉浩透露:”人与动物心灵是相通的,比如我们对狗狗、小鸟的眼神,它们能读懂。”

肢体语言的密码

观赏肖蓉浩表演令人惊叹”每根手指都会跳舞”,这背后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自幼学习傣族舞的她发现:”五个手指头是肢体语言的末梢表达”,像经典”孔雀手”通过拇指与食指捏合变化,能表达到啄水、理羽等丰富情绪。这种无需语言置换的直观表达,使后排观众也能通感。

真诚成就生命力

为了演活孔雀,肖蓉浩付出了特殊努力:白天在云南观察孔雀习性,晚上研究杨丽萍演出版本。”传承不是复制”,她强调《孔雀》的生命力在于”持续的动态完美”。面对每个观众心中不同”孔雀”,她选择用真诚表达传递生命意义。
在8月10日的176场演出中,肖蓉浩将继续用肢体讲述孔雀蜕变的旅程,向观众证明:当经典作品与新一代舞者碰撞,能化身为比以往更丰富的生命象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