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职称百问百答:副高申报与省级课件一等奖

问答
*问: 教师申报副高,省级课件一等奖,合不合“6选1”条件?
*答: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应该不符合。但各地情况不一样,若有地方将其列为“6选1”条件,也不意外。鲁教师发〔2023〕1号文中,申报副高“6选1” 是指一门优秀课程教案、课题、成果(或教学能力大赛或优质课)、论著、发表论文和成果转载。
条件对照表
序号 |
条件 |
备注 |
1 |
一门优秀课程教案 |
|
2 |
课题 |
|
3 |
成果(或教学能力大赛或优质课) |
|
4 |
论著 |
|
5 |
发表论文 |
|
6 |
成果转载 |
|
7 |
省级课件一等奖 |
一般不符合,但部分地区可能将其列为条件 |
课件制作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分析

项目 |
解释说明 |
文件依据 |
理解角度 |
课件制作 |
教师单项教学能力 |
省文件 “6选1” 条件 |
课件制作是教学能力的一部分 |
教学能力 |
综合教学能力或单项能力 |
文件中 “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 排序 |
教学能力可包含优质课和单项技能 |
优质课 |
教师多面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
文件中 “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 |
优质课涵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 |
文件条款 |
教学能力与优质课的顺序 |
文件中将 “能力” 列在 “优质课” 前面 |
暗示教学能力要求高于优质课 |
替代方案 |
其他单项能力的认定 |
文件未具体说明 |
微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是否合条件 |

分析
很显然,课件如果向“6选1”“靠拢”只能是第三条。省文件原文是“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或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课件显然也不是成果,也不是优质课,只能向“教学能力”方向解释。毋庸置疑,课件制作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省文件中的教学能力涵义是指一名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还是也包括单项教学能力在内?
原文件中,“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能力”在前,“优质课”在后,这两者说得干崩脆,连一个“等”也没有,这表明,这一项的内涵要求最低是“优质课”,而教学能力列在其前,说明教学能力的内涵要求比优质课还要复杂。而众所周知,一节优质课,评的不仅是教师当堂的课堂驾驭能力,更有其背后承载的综合业务素养,这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和微课设计与制作,作业设计、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等,所以,一堂优质课,是教师多面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中也不难看出,课件、微课、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都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单项能力,如果说与优质课比,它们只能列在优质课后,那显然也就“进阶不到”(综合)教学能力高度,也就不符合“6选1”条件了。但话又返回来说,文件最终解释权在教育厅和各地职评部门,如果说,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没有先后顺序,只要是关于“教学能力”的比赛,不管是综合还是单项,都可以看成是“教学能力”,只要是市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无论综合还是单项,都“6选1”条件,那样的话,不仅是课件,微课“合条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很多项止就都“合条件”,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无论是何证书,有总比没有强。若是被单位认定合“6选1”条件,我们当喜,如果被否定,也不忧。此个“不合条件“,那我们下次就争取个“合条件”的——去讲节优质课,去参加个教学能力大赛,去评个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