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四川特色词“cěn”,探寻“真”字背后有趣文化!

暑假辅导作业的烦恼与四川方言“cěn”

主题
摘要 描述了暑假期间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常见困境和使用四川方言“cěn”的情景
困境描述 孩子“神兽”暑假期间作业未完成,频繁找借口,家长辅导作业易怒
家长情绪 小志因辅导作业而感到“火冒三丈”,并使用“仙人板板”等词汇表达不满
四川方言“cěn” 四川话用手按、压的发音,普通话读作“qìn”,部首为“扌”,本义为“用手按”
方言情景应用 在辅导作业时,小志使用“cěn”来表达对坚持按作业本的要求

正文

眼看着暑假过半,家里的“神兽”作业还没写几个字,一写作业不是这里痒、就是那里痒,不是找笔、就是找橡皮。看得小志是火冒三丈,小时候吃了学习的苦,长大了还要吃辅导作业的苦。越看越来气的小志实在是忍不住发飙:“看我干嘛!看题看题啊!”“你拿手把作业本cěn到点嘛!仙人板板!”
在四川话里,用手按、压就叫cěn,普通话读作揿qìn,部首为扌,其本义为用手按。

《集韵》丘禁切,钦去声 揿字义考据

来源 释义及例句
《西楼记》第14回 揿不住两岸鸡鸣
《二刻拍案惊奇》卷1 揿住一叶
《醒世恒言》卷八 把甘毳劈领结来揿住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 手按物使不动曰揿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 按曰搇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四 手按曰搇 (钦去声)
光绪七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 按物曰搇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手按物使不动曰搇
四川话例句 他娃娃揿在地上打;写字时用左手把本子揿倒
汉语异体字“䟫” 歫(拒)也;用手䟫住铁栏杆,他抬腿翻了过去

正文

《集韵》丘禁切,钦去声。揿的基本意思是用手按。“揿”与“搇”同字异构,同音同义在很多文献里都可以找到相关记载。例如:

  • 《西楼记》第14回:“闰一更漏鼓还侥幸,揿不住两岸鸡鸣。”
  • 《二刻拍案惊奇》卷1:“忽然一阵旋风,搅到经边一掀,急得辨悟忙伸两手揿住,早把一叶吹到船头上。”
  • 《醒世恒言》卷八:“赶近前把手向刘公脸上一揿道:‘老亡八! 羞不羞?’” 又第15回: “听得门响,急抬头看时,一个人恶狠狠拿了刀站在面前,劈脑揪翻花纹在地,一脚踏住,又把甘毳劈领结来揿住,把刀搁在脖项里。”
  • 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手按物使不动曰揿。”
  •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按曰搇。”
  •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四《手按曰搇 (钦去声)》:“《南齐·高帝纪》:人有罪,辄付桓康搇杀之。俗谓手按曰搇,本此。”
  • 光绪七年《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风俗·方言》:“按物曰搇。”
  •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手按物使不动曰搇。”
  • 在四川话里,“揿”同川话惩罚的“惩”同音读作cěn,但意思基本未发生改变,依然是为(用手)按、压。例如:

  • 他娃娃揿在地上打。
  • 你帮我把板子那头揿倒起。
  • 写字时用左手把本子揿倒,免得把字写歪了。
  • 把纸揿倒,不然要走样了。
  • 过去四川话说按,多说“揿”,现在“揿”和“按”都在用。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话里还有个和揿音近但意思不同的字——汉语异体字“䟫”。《康熙字典》释为“歫(拒)也”;《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指其意为支撑固定;《博雅》则强调足部动作“蹋也”,其形声结构由“止”“尙”演变而来;《说文解字》注音“丑庚切”,古音近“堂”。四川方言中表示手撑物借力时多用此字。例如:

  • 刚打了针屁股疼,他只敢轻轻地坐,还用手䟫在旁边。
  • 用手䟫住铁栏杆,他抬腿翻了过去。
  • 今日互动:四川话里还有哪些词汇有“按”的意思?评论分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