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系列增量举措相继推出——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措施类别 |
具体 |
拓岗位 |
推出一系列岗位拓展措施,增加就业机会。 |
优服务 |
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更便捷的就业服务。 |
强指导 |
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系列增量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及措施
一、政策举措
1. 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
政策举措 |
负责部门 |
实施目的 |
开展不断线的线上双选会 |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
拓宽就业渠道 |
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
开发增量岗位 |
教育部、各地教育厅 |
扩大就业机会 |
激发经营主体吸纳毕业生就业 |
教育部 |
增强企业招聘积极性 |
校企大对接活动 |
教育部 |
促进企业与高校对接 |
宏志助航计划 |
教育部 |
提供就业培训 |
西部计划扩容 |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
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 |
2. “清单式”帮扶
措施 |
目标群体 |
实施效果 |
联系未就业学生,推荐就业岗位 |
未就业毕业生 |
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 |
推出暑期线上服务 |
毕业生 |
解答职业发展疑惑 |
心理辅导 |
未就业毕业生 |
缓解求职压力 |
扶持困难群体毕业生 |
困难群体毕业生 |
提供兜底岗位 |
开发校内管理助理、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岗位 |
在校生 |
提供稳定工作机会 |
3. 温暖帮扶托举梦想
政策措施 |
具体 |
覆盖范围 |
开发兜底岗位 |
开发助管、助教等校内岗位 |
省内高校 |
“宏志助航计划” |
培训2025届毕业生 |
全国有20.25万人 |
“一对一”结对帮扶 |
高校团干部与困难家庭毕业生 |
7.1万人 |
西部就业专项咨询 |
制定求职攻略 |
需要投身西部的毕业生 |
二、各地各高校的具体措施
1. 北京科技大学
措施 |
实施效果 |
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 |
提高就业匹配度 |
暑期线上公开课、线上咨询 |
解答职业发展疑惑 |
心理辅导 |
缓解求职压力 |
2. 江西中医药大学
措施 |
实施效果 |
完善兜底保障政策 |
提供管理助理岗位 |
开发校内兜底岗位 |
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
3. 吉林省
措施 |
实施效果 |
“百校对百县”线上招聘会 |
提供大量岗位信息 |
“三管三促进”政策 |
明确各级行政部门促就业任务 |
开发增量岗位 |
提供12.1万个岗位 |
4. 河南省和江苏省
措施 |
实施效果 |
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额度 |
增强企业招工能力 |
组织就业见习并奖励企业 |
提高毕业生留用率 |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措施 |
实施效果 |
开设西部地区专项咨询室 |
引导毕业生投身基层 |
建设全国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 |
提升高就业率 |
扩大基层就业 |
超过80%毕业生投身��部 |
6. 甘肃省
措施 |
实施效果 |
省级财政补贴 |
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
提高就业满意度 |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措施 |
实施效果 |
西部计划政策宣讲会 |
激励毕业生投身西部 |
“蹲苗计划”主题培训 |
缓解基层工作适应压力 |
三、强化基层就业导向

措施 |
实施效果 |
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
“西部计划”扩容 |
挖掘基层岗位 |
夏季招聘 |
挖掘基层岗位 |
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 |
扩大基层就业机会 |
三支一扶招募扩大 |
增加基层岗位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