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解读
标题层级
国家政策新动向
序号 | 主题 | 核心要点 |
---|---|---|
1 | 政策发布者 | 人社部、国家发改委会、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 |
2 | 文件编号 | 人社厅发〔2024〕27号 |
3 | 政策目的 | 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打击虚假证书 |
4 | 现存问题 | 部分证书被取消,“山寨”证书泛滥 |
5 | 需求群体 | 职业人士因职业需要和技术拓展考取证书者 |
6 | 行动方向 | 规范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提升证书权威性 |
详解
许多职业人士为获职发展或技术提升考取各类证书,但当前存在诸多不被国家承认的证书,包括已被取消的及虚假证书。为维护职业证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4〕27号),旨在规范职业技能评价管理,确保证书的真实有效性,帮助职业人士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职业资格评价与证书管理规范
序号 | 要点 | 相关措施与规范 |
---|---|---|
1 | 职业资格评价依据 | 严格按照人社部公布的现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施 |
2 | 评价机构监管措施 | 常态化监管;取消评价结果、宣布证书作废;撤销数据;追回补贴;限期整改;移出目录;移交司法机关 |
3 | 违规行为处理 | 伪造报名资格、试卷、资料;不考试发证、滥发倒卖;使用违规字样;行政处罚;移送处理 |
4 | 信息平台建设 | 信息互联互通;远程监控;违纪预警;建立服务监管平台;全过程记录 |
5 | 已取消的证书 | 76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已取消并退出目录 |
6 |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改革 | 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社会化等级认定 |
7 | “山寨证书”治理 | 专项治理;打击假冒网站;深挖彻查;避免被骗 |
8 | 证书认准方式 | 查阅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查询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对比正规证书样式 |
9 | 值得考取的证书(会计类)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
详细
职业资格评价依据
职业资格评价需严格遵循人社部公布的现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执行,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评价机构监管措施
加强对评价机构的常态化监管,监控以下行为:
针对上述违规行为,将采取以下措施:
违规行为处理
对于在商业宣传中假借行政机关名义、违规使用国徽和行政机关标志、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职业技能鉴定”“包过”“保过”等字样的行为,将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信息平台建设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比对、远程监控、违纪违规行为预警等功能。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技能评价服务监管平台,实现职业技能评价全过程、全链条信息记录。
已取消的证书
已取消76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这些资格已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员水平评价已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
“山寨证书”治理
人社部持续开展“山寨证书”专项治理行动,考试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山寨证书”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假冒网站等线索,坚持一查到底、深挖彻查。提醒考生注意甄别,避免在“山寨证书”上浪费精力,防止被骗。
证书认准方式
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认准证书:
值得考取的证书(会计类)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下会计类证书具有较高含金量,值得考生努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