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布图索夫去世消息

尸体发现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发现时间 |
2023年8月10日 |
| 发现地点 |
保加利亚 |
| 发现者 |
报道来源(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 |
| 报道发布 |
乌镇戏剧节官方账号11日发布的悼文 |
著名人物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人物身份 |
当代俄罗斯戏剧界领军人物 |
| 职业名称 |
著名导演 |
| 殇年 |
63岁 |
| 本名 |
尤里·布图索夫(Yury Butusov) |
人物背景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教育背景 |
早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
| 专业学习 |
因喜爱戏剧进入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
| 评价 |
被认为是过去二十年中俄罗斯最杰出、最重要的戏剧导演之一 |
| 生平事迹 |
– |
| 市场地位 |
– |
事件发声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发布机构 |
乌镇戏剧节官方账号 |
| 发布时间 |
2023年11日 |
| 声明类别 |
悼文 |
| 意义 |
对其逝世的哀悼与缅怀 |
| 社会影响 |
– |
| 后续纪念 |
– |
事件后续发展
| 类别 |
具体 |
| 后续新闻 |
– |
| 公众反应 |
– |
| 遗体处理 |
– |
| 家庭信息 |
– |
| 纪念计划 |
– |
造成原因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原因信息 |
水中不幸溺亡 |
| 原因细节 |
– |
| 责任问题 |
– |
| 善后处理 |
– |
| 公众猜测 |
– |
相关事件处理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调查进展 |
– |
| 法律程序 |
– |
| 社会影响 |
– |
| 媒体报道 |
– |
| 事故预防 |
– |
时间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过世时间 |
2023年8月10日 |
| 报道时间 |
2023年11日 |
| 发现时间 |
2023年8月10日 |
其他未详尽信息
| 类别 |
具体 |
| 家庭信息 |
– |
| 合作案例 |
– |
| 创作生涯 |
– |
| 最后活动 |
– |
| 个人语录 |
– |
布图索夫艺术成就与文化交流
| 剧作名称 |
奖项 |
| 毕希纳《沃伊采克》 |
俄罗斯戏剧界最高荣誉“金面具”奖 |
| 贝克特《等待戈多》 |
“金色天幕灯”奖 |
| 加缪《卡里古拉》 |
“水晶图兰朵”奖 |
| 契诃夫《三姊妹》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奖 |
| 契诃夫《万尼亚舅舅》 |
– |
| 《三姊妹》乌镇演出 |
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 |
| 北京大师班 |
19位中国戏剧人共同探索,完成近50个表演片段呈现 |

详情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排演了毕希纳的《沃伊采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加缪的《卡里古拉》、契诃夫的《三姊妹》《万尼亚舅舅》等诸多经典剧作并屡获殊荣,其艺术成就获得世界高度认可,囊括了包括俄罗斯戏剧界最高荣誉“金面具”奖、“金色天幕灯”奖、“水晶图兰朵”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奖等重要戏剧奖项。
2019年,布图索夫携俄罗斯圣彼得堡苏维埃榜样剧院排演的契诃夫名作《三姊妹》来到乌镇,作为第七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亮相,其极具个人风格的演绎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7月,布图索夫受邀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举办大师班,在为期五天的创作营活动中,19位中国戏剧人与布图索夫共同探索,完成了近50个表演片段的呈现。
此次北京之行中布图索夫还去看了昆曲,在对谈中他表示:“虽然我来不及看更多的中国戏曲,但是它里面的民族性让我意犹未尽,比如他们怎么说话、歌唱,怎么在舞台上行动。这次与戏曲的相遇很特别,我在现场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从未有过的。如果存在一种说法或者概念,叫‘俄国的戏剧艺术’或者‘俄国的戏剧流派’,那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它跟中国的同行有更近的接触。你们不可能变成俄国人,我也不能变成中国人,但是我们可以彼此丰富。这样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东西,俄罗斯的戏剧或者欧洲的戏剧也可以更加丰富。”
此次大师班的主办方芷柢文化发长文追忆了布图索夫在中国度过的最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