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及注意事项
相关政策文件
文件编号 | 颁发部门 | 核心 |
---|---|---|
人社厅发〔2024〕27号 | 人社部等3部门 | 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等 |
通知事项
序号 | 事项 | 描述 |
---|---|---|
1 | 国家不承认的证书 | 有些证书早已被取消,需要甄别 |
2 | “山寨”证书 | 存在风险,需谨慎选择 |
3 | 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 | 统一标准,防止乱象 |
4 | 社会培训评价机构管理 | 明确资质要求,规范培训 |
需注意的证书类型
证书类型 | 描述 |
---|---|
被取消证书 | 如未在通知中提及,需特别注意是否已失效 |
“山寨”证书 | 非官方机构颁发,含金量低,需谨慎考察 |
国家认可的证书 | 经过人社部等3部门备案,需查看官方文件确认 |
政策修订要点
认证类型 | 新政策要求 |
---|---|
职业技能评价 | 以官方备案机构为准 |
社会培训 | 机构需具备资质,证书需符合行业标准 |
个人选择 | 确认证书颁发机构的权威性,避免被误导 |
个人建议
要点 | 建议 |
---|---|
证书查询 | 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证书备案信息 |
权威机构选择 | 选择人社部等备案的机构进行培训与认证 |
避免风险 | 对无官方备案的证书保持警惕 |
确认含金量 | 查看证书具体应用场景及行业认可度 |
通过对《关于加强职业技能评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理解,建议个人严格筛选证书,选择权威机构进行职业提升,提升职业竞争力。
具体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确认证书信息,可联系:
职业资格评价与证书管理规范
序号 | 核心 | 详细说明 |
---|---|---|
1 | 职业资格评价依据 | 严格遵循人社部公布的现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施职业资格评价工作。 |
2 | 评价机构监督管理措施 | 常态化监管评价机构及其活动,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包括:取消评价结果、宣布证书作废、追回补贴资金、限期整改、移出机构目录。 |
3 | 违规行为处理 | – 构成职务犯罪移交纪检监察部门; – 构成其他犯罪移交公安机关; – 违规宣传使用字样予行政处罚或移送处理。 |
4 | 信息平台建设 | 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比对、远程监控、违纪违规行为预警。 |
5 | 技能人员水平评价改革 | 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76项已取消。 |
6 | “山寨证书”打击行动 | 持续打击假冒网站等“山寨证书”,提醒公众甄别避免被骗。 |
7 | 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性确认方式 | 查看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或技能人才评价 work 网中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 |
8 | 正规证书样式 | 提供正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样式供参考。 |
9 | 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 |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依然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
详细
职业资格评价依据
职业资格评价需严格按照人社部公布的现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执行,确保评价工作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评价机构监督管理措施
加大职业技能评价的监督管理力度,对评价机构及其开展的评价活动进行常态化监管。主要措施包括:
违规行为处理
有关单位开展的评价活动所发证书或在商业宣传时假借行政机关名义、违规使用国徽和行政机关标志、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职业技能鉴定”“包过”“保过”等字样的,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要求与有关部门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比对、远程监控、违纪违规行为预警等功能。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技能评价服务监管平台,实现职业技能评价全过程、全链条信息记录。
技能人员水平评价改革
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涉及76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已取消并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山寨证书”打击行动
人社部此前一直在进行“山寨证书”的专项治理行动,考试中心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山寨证书”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假冒网站等线索,坚持一查到底、深挖彻查。公众需警惕“山寨证书”,避免在“山寨证书”的身上浪费精力,防止被骗。
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性确认方式
若想获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需查看新版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是否有该项职业资格,如果没有,则该“职业资格证书”是不被国家认可的。若想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以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中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查询是否存在此项证书。
正规证书样式
提供正规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样式供公众参考,以辨别真伪。
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等依然位列其中,具有较高含金量,值得会计类考生花费时间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