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引领大学之风,反内卷新篇章?

北京大学宣布自2025级本科新生起取消绩点(GPA)排名引发教育界关注

一、公告背景

7月25日,北京大学发布公告,宣布将实施一系列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的重大改革措施。

二、改革措施详情

1. 改革目标

全面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业情况的全面反映。

2. 具体措施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取消绩点(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排名,成绩单将作为学业情况的完整体现。

3. 影响范围

自2025级本科新生起生效。

三、关键信息

时间 事件 核心
7月25日 北京大学发布公告 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实施一系列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的重大改革措施
2025年秋季学期 实施学业评价改革 全面取消绩点(GPA)排名,成绩单作为学业情况的完整体现
2025级本科新生 生效时间 首批受影响的群体,学业评价将不再包含绩点排名

北京大学7月25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将实施一系列优化本科学生学业评价的重大改革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自2025级本科新生起,学生学业评价将全面取消绩点(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排名,成绩单将作为学业情况的完整体现。此举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北大改革取消绩点:争议与反思

绩点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项目
绩点制度起源 19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率先使用学分制,20世纪初美国各高校逐步推行绩点制度。
我国高校推行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校开始推行学分制,绩点制作为配套机制成为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成果的重要标准。
主要计算方式 五分制和四分制,与学生每门课程成绩挂钩。
主流观点 绩点制作为直观的数字表达和评价标准,方便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但也存在“分数至上”的批评。

北大改革情况

项目
北大改革 取消学分绩点制度,推行PF制(通过/不通过评定)。
学生反应 部分学生支持(如Aria),认为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部分学生持观望态度,认为竞争不会消失。
主要影响 减少学生为绩点而进行的无意义竞争,鼓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保研影响 北大因本身保研率高,取消绩点对保研影响不大。

学生群体观点

学生群体 观点
北大学生(Aria) 支持取消绩点,认为可以减少无意义的内卷。
保研压力学生(林彻) 认为绩点对于保研和求职仍有必要,其他大学难以完全效仿北大。
不考虑升学学生(刘璐) 认为绩点是一套更优的标准,能激励学生认真对待学业。

主要争议点

争议点 对比观点
绩点取消是否真正解决问题 支持者认为能减少分数竞争,反对者认为内卷会转移至其他标准。
对保研和留学的影响 北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其他高校学生认为仍需竞争机制。
取消后的替代方案 有人认为会存在其他评价标准,内卷趋势难以遏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0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