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化学课受学生欢迎的原因
下午,实验室里的化学课依然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可以动手操作,而不是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神奇的实验现象给他们带来了新鲜好奇的感受和联想,这与在教室里死记硬背元素符号和公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张新面孔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应该是新转来的,但她和周围的学生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只是机械地在课本上不时涂画着。
以下是详细:
下午,实验室里的化学课依然很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们可以动手操作,不像在课堂上那样正襟危坐;神奇的实验现象给他们带来了新鲜好奇的感受和联想,不像在教室里只是死记硬背元素符号和公式。然而,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张新面孔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应该是新转来的,和周围的学生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只是机械地在课本上不时涂画着。
教育中的心灵触碰:小星的化学之旅
方面 | 具体 |
---|---|
学生背景 | 父母离异,跟随祖母生活,性格内向、羞涩、自卑 |
学习状况 | 对化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成绩不理想,笔记本记录不完整 |
教师干预 | 建立结对关系,耐心讲解、指导,引导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兴趣 |
关键方法 | 创设情境(丁达尔效应实验),强调努力与进步,赋予责任(实验室管理) |
转变表现 | 取得化学成绩优秀,实验操作满分,各科成绩提升,成为班代表 |
教育启示 | 教育是心灵触碰,化学是架设桥梁,培养自信与奋斗动力 |
正文
她的一双大眼睛有时悄悄地瞄一眼同学和老师,然后又飞快地低下眼帘。内向又羞涩的女孩,低垂着脑袋宛如一座孤岛。“新来的同学,你能告诉我木炭燃烧的实验现象吗?”我边说边走向女孩,想帮助她融入集体,打破孤独。她白皙的脸上生出一片红晕,缓慢站起来:“老师,我……我不会。”细小的声音弱不可闻,引来周边同学的窃笑。她的脸更红了,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有些窘迫。我让她坐下,随手拿起她的笔记本翻看。笔记本上,她信手涂鸦,没有及时记录实验步骤以及现象,就连黑板上的板书都没抄写完整。一名并不调皮的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却置身事外,成为一个旁观者呢?我不禁满腹疑惑。
下课后,我和班主任聊起这名新生,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怜悯和同情。父母离异后,她孤身一人跟随年迈的祖母在老家生活。父母的离开如阴霾一样笼罩着她的童年,让原本性格开朗的女孩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变得内向而孤僻。我的心里感到一丝疼痛,不禁沉思起来:我能为这个孩子做些什么?用什么来叩开其紧闭的心扉呢?
放学了,特意留在办公室的我,果然看见了那个静悄悄的孤独身影。我笑着迎上去,轻声开口:“小星同学,请你给老师帮个忙,可以吗?”她感到有些意外,轻轻地说:“老师,我什么都不会,能帮您什么忙啊?”“没关系,你进来就知道了。”我带着她来到实验室,取出一个漂亮的玻璃瓶,递到她手里。“瞧,这是老师新配的溶液。你仔细观察一下,能告诉老师,这瓶溶液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小星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我轻轻握住她的手,摇晃她手中的玻璃瓶。阳光下,溶液折射出美丽的七彩光芒。“老师,我看到了彩虹,好美的彩虹。”她惊喜地说。“是啊,这就是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分散系的一种重要的光学性质。化学有很神奇的魔力,物质在化学反应后会变成全新的模样,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可以让人变得坚强而勇敢。每个平凡的人都能通过努力变得不平凡,绽放出生命的璀璨与美丽。”“老师,我也能吗?”她怯怯地问。“当然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想学好化学。老师,您能帮我吗?”我拍拍她的肩膀说:“从现在开始,咱们俩结对子,一起努力。老师期待你能成为咱们班的‘小小化学家’。”
从那天起,我的办公室和化学实验室成为我们俩共同拥有的打卡地。有时,她询问我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我耐心地为她讲解,直到她弄明白;有时,我帮她分析练习中错题的原因,针对她学习的薄弱点,给予她具体的策略指导和建议。成绩不理想,我告诉她分数不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方式,学习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实验不成功,我告诉她“每次实验出现错误都是我们深入探索的宝贵时机,最重要的是改正错误后的成功与发现”。
我和她约定,对学习永不言弃。从化学的基本概念解释、最基础的元素符号记忆,到开启奇妙的化学实验之旅,我一步步引导她用水果制作电池、亲手制作牙膏、制作无壳鸡蛋……渐渐地,她觉得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课堂讨论时,她充满自信地回答;化学实验室里,她有条不紊地操作,井井有条地叙述。小星的变化让我感到惊喜,也让我倍感欣慰。
随着小星对化学学习的逐步深入与进步,我经常请她帮忙。有时,我请她帮我收发作业,有时请她帮我检查同学的课堂笔记,后来,我还请她帮我管理化学实验室。笔记本上的记录翔实而清晰,作业本上的错误慢慢地消失了。实验前,她兴趣盎然地提前做好准备……在被需要、被关爱、被欣赏的土壤里,悄然发生着教育中最美的“反应”:期末考试,她的化学成绩获得“优秀”,实验操作得了满分。她由一个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旁观者蜕变成我的得意门生、班里的化学课代表。并且,她的各科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提升,那个坐在墙角里的自卑而孤独的丑小鸭正在慢慢变成白天鹅。
中考成绩揭晓,小星以较好成绩考入心仪的高中。毕业时,她送给我一束美丽的康乃馨,花束中藏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道:“感谢老师让我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也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但是我想努力成为像您一样的人。”
这张纸条对我来说是一个教育契机和奇迹的见证,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荣耀和自豪。它也让我领略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心灵触碰;化学也不只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在分子与学生的心灵间架桥。让学生破茧成蝶,舞动青春和生命的华彩是我的期盼!而点燃学生的自信和希望,引导他们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动力之源,让试管中的斑斓反应和实验室里绽放的火花在学生的青春岁月中燎原,是我作为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