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苏木文丨苏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郭麒麟拒绝接手德云社,甚至公开发表“独立宣言”?
天下多少父亲都想要把自己的家业传给有能力的下一代?但是到了郭德纲这里,却收到了儿子的“断亲”通知!
曾经对郭麒麟极其严格的老郭现在后悔吗?
郭麒麟主动放弃接手德云社是真的没能力吗?还是说他太清醒了并不愿意去接这份烫手的山芋呢?
父子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痕
郭德纲曾自信儿子郭麒麟会接班,如今却只能对着空置的酒杯落灰,他可能至今都没想明白,自己当年那种“为你好”的教育和安排,为何把亲生儿子推得那么远。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郭麒麟放弃德云社,是他清醒计算出的三笔现实账。
郭德纲常提及他所秉持的“挫折教育”,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他觉得把孩子自尊心打碎再重塑,日后孩子步入社会就无人能伤害,此教育方式饱受争议。
这道理听着硬气,落在郭麒麟身上,却成了刻骨铭心的道道疤痕。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好吃的必须先紧着外人,郭麒麟只能端着碗,躲在楼梯上扒拉剩饭。
这规矩本意是教他懂礼数,可在一个孩子心里,那就是一句无声的“我不配”。
十六岁那年,给岳云鹏助演效果不好,郭德纲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骂到半夜,骂完了不够,还逼着他在网上写检讨,自己转发时又重重踩上一脚:“蠢子无知,糊涂至极。”
这份严苛若是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或许郭麒麟也就认了,可偏偏他还有个弟弟郭汾阳。
弟弟的童年,简直是郭麒麟的反面镜子,哥哥挑食只能吃白饭,弟弟不爱吃就能换别的。
弟弟在后台说相声“没动画片好看”,郭德纲乐呵呵地当场封他个“天津德云社总经理”。
师兄弟们见了郭汾阳,都得恭恭敬敬叫声“小少爷”,而郭麒麟呢,回到那个所谓的家,连个自己固定的房间都没有,弟弟甚至会一脸天真地问他:“你来我家干嘛?”一句话就把他划成了外人。
这本情感账,郭麒麟从小算到大,账面一直亏空,父亲给的爱总是附加着太多条件,带着检验与打磨的痕迹。
反倒是师父于谦,给了他一个喘息之地,那里有他的房间,有把他当亲哥哥的小“弟弟”,能感受到不设防的温暖。
血缘上的父子,在情感上却隔着千山万水,这本亏空的账,正是郭麒麟拒绝接班的底色,德云社再大也填不上心里的那个窟窿。
这笔家产烫手得很
很多人以为,郭麒麟不接班是跟父亲置气,小孩子脾气,这话太小看他了,能在演艺圈混得风生水起,郭麒麟的脑子比谁都清楚,他拒的不是家业而是一个陷阱。
我们来看看德云社这盘棋的棋局,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明面上是郭家的产业。
可股权结构一亮出来,懂行的人都得倒吸一口凉气,公司99%的股份,在继母王惠名下。
剩余的1%股权握于王惠的堂弟王俣钦之手,而郭麒麟未持有分毫股权。
郭德纲反复在公开场合说,“郭麒麟是德云社唯一继承人”,这话听着是偏爱是托付,可实际要给郭麒麟的是什么位置?
一个名义上的法人代表,法人是什么?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时,利润跟你关系不大,那是股东的。
可一旦公司出了事,比如税务问题、债务纠纷,甚至旗下艺人闹出什么丑闻,法人就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法律责任的人。
说白了,不过是个冲在最前列的“背锅侠”罢了!
王惠的亲戚在德云社盘根错节,早已形成自己的势力,郭麒麟自己也曾坦言,身边都是人精,我治不服人家。
他要是真接了这个班,就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底下的人听不听他的不一定,但公司的所有责任他得全担着。
赚了钱是郭汾阳的,出了事是郭麒麟的,这笔经济账,郭麒麟算得明明白白。
他不是傻,恰恰是太聪明了,他看透了这继承二字背后的虚名与实祸,父亲给的是一个空头名号,却要他扛起所有的风险。
与其说是继承家业,不如说是给后妈和弟弟当高级打工仔,还是那种自带风险的冤大头,这样的好事,他凭什么要接?
跳出舒适圈外边天地更宽
离开了德云社,郭麒麟真的不行吗?恰恰相反,他活得比任何时候都精彩。
在相声舞台上,他永远是郭德纲的儿子,说得再好别人也觉得是沾了父亲的光,但在影视圈,他凭的是自己实打实的本事。
从《庆余年》中精于算计的范思辙,到《赘婿》里独当一面的宁毅,他脚踏实地,凭借演技彰显自身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
他拿了影帝,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彻底撕掉了少班主的标签,现在的郭麒麟,人们提起他会说那是个演员,而不是他是郭德纲的儿子。
这份靠自己双手挣来的身份认同,比一个虚无的继承人头衔,要金贵得多,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那句在综艺上不经意间说出的“堂前尽孝”,让郭德纲当场变了脸色,外人听着是句玩笑,可郭德纲心里门儿清,这话出自相声段子,后半句是屋后不相往来。
这其实不是郭麒麟要断亲,而是在划定一条成年人之间清晰的边界,在台前在公众面前,我尽儿子的孝道,给你体面给你尊重。
但私底下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这本人生账郭麒麟为自己算出了一个海阔天空的未来。
他不用再活在父亲的阴影里,不用再去计算那本算不清的情感亏空,更不用去接那个烫手的经济烂摊子。
他孑然一身立足于世,既斩获了钱财,又赢得了诚挚的尊重。
如今角色悄然反转,曾经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郭德纲老了,他开始想念儿子,特意准备了酒杯,只等郭麒麟回家时拿出来共饮,可那酒杯上落满了灰尘,也没等来几次真正的团圆。
结语
他横了一辈子叱咤风云,最后却被自己亲手打磨出来的儿子降服了,他可能到今天也没想通,自己当年那种为你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会把儿子推得那么远?
其实郭德纲忘了,家业的传承,传的不仅是金钱和名声,更是人心,人心散了再大的家业,也不过是一座空房子,大家认为呢?
参考资料:
封面新闻《郭德纲:德云社早晚都是郭麒麟的,但他为拍戏婉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