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两院院士及专家学者姓名 |
备注 |
| 戴厚良 |
两院院士 |
| 徐南平 |
两院院士 |
| 谭天伟 |
两院院士 |
| 王玉忠 |
两院院士 |
| 张平祥 |
两院院士 |
| 涂善东 |
两院院士 |
| 元英进 |
两院院士 |
| 吕剑 |
两院院士 |
| 高雄厚 |
两院院士 |
| 应汉杰 |
两院院士 |
| 黄和 |
两院院士 |
| 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 |
参与座谈交流 |
近日,戴厚良、徐南平、谭天伟、王玉忠、张平祥、涂善东、元英进、吕剑、高雄厚、应汉杰、黄和等十余位两院院士,以及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工业大学,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深入座谈交流。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使命担当
欧阳平凯院士铜像介绍
| 项目 |
|
| 铜像位置 |
南工大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尚德楼前 |
| 创作设计者 |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 |
| 赠建者 |
欧阳平凯院士家属 |
| 欧阳平凯院士身份 |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南工大的老校长 |
| 贡献 |
为学校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
欧阳平凯院士生平事迹
| 项目 |
|
| 人才培养 |
潜心育人、甘为人梯,培养了三位院士等杰出人才 |
| 科研成就 |
治学严谨、矢志科研,在生物化工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
| 创立机构 |
20世纪8年代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南京化工学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室” |
建设“欧阳平凯广场”的目的

| 项目 |
|
| 目的 |
打造师生瞻仰先贤、学习楷模的精神场域 |
| 功能 |
融精神传承、思想启迪与人文交流于一体的育人基地 |
应汉杰院士的感悟
| 项目 |
|
| 感悟 |
老师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仿佛就在眼前耳畔 |
| 影响 |
深深影响着他,深入学习老师倡导的“忠诚精实”精神 |
| 承诺 |
为我国生物化工事业接续奋斗 |
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 项目 |
|
| 前瞻思维 |
洞察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的融合将是撬动未来产业变革的强大杠杆 |
| 产业化 |
在产业化进程中释放科技势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 甘为人梯 |
科学家要甘为人梯,乐于做青年人的指路明灯 |
| 战略眼光 |
具备为国家科技发展建言献策的战略眼光 |
| 执着与热忱 |
坚守对待科学真理的执着与热忱 |
| 教育家精神 |
以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
欧阳平凯院士科研理念
| 项目 |
|
| “顶天”理念 |
承担生物化工领域首个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项目 |
| “立地”理念 |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将高校“借资”与企业“借脑”有机结合 |
南工大对科学家精神的弘扬

| 项目 |
|
| 使命 |
弘扬科学家精神必须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 |
| 办学治校 |
融入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办学治校实践,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
| 核心内涵 |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
| 目标 |
锚定一流学科创建目标 |
| 发展方向 |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 目标贡献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南工大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