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榆中灾区少年儿童心理重建行动

兰州大学“榆你童行”实践团参与心理重建
主要行动
| 组织单位 | 行动名称 | 实施地点 | 主要 |
|---|---|---|---|
| 团兰州市委 | 青心护航・童享阳光 | 榆中县上庄村安置点 | 启动专项行动 |
| 兰州大学团委 | 榆你童行 | 榆中县上庄村安置点 | 组建实践团 |
| 大学生团员 | 心理重建辅导 | 安置点儿童 | 提供心理支持 |
行动成效
关键举措

党团联动:实践课堂扎根救灾一线
| 类别 | 核心信息 |
|---|---|
| 事件发起 | 团市委启动专项行动,与兰州大学团委对接 |
| 服务目标 | 以实践育青年,以服务暖童心 |
| 实践团组建 | 兰州大学选拔多院系优秀团员,组建“榆你童行”实践团 |
| 团队配备 | 配备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指导教师 |
| 服务方案 | 物资帮扶+心理疏导+素质拓展 |
| 前期培训 | 活动组织、儿童互动技巧等专项培训 |
| 目标信念 | 专业知识转化为救灾力量 |
| 团委负责人观点 | 活动是团市委专项行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行走的思政课” |
| 青春服务 | 专业守护童心,提供文具、科普器材、体育用品等“成长加油包” |
| 互动体验环节 | 手工作品制作、跳绳比赛、科学小实验 |
| 艺术创作 | 纸扇画“理想家园”、共绘风筝 |
| 心理支持 | 建立“一对一成长档案”,设“心灵树洞”信箱 |
| 志愿者其他工作 | 协助物资、清扫公共区域 |
| 双向成长 | 青春在奉献中绽放,体会“人民至上”,理解“青年担当” |
| 未来计划 | 围绕“学业辅导、心灵陪伴、健康成长”,开展一对一辅导、团体心理疏导 |
| 实践队员观点 | 把所学用在救灾一线,收获快乐,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
党团联动:实践课堂扎根救灾一线“党组织有部署,团组织就有行动!”团市委启动专项行动后,第一时间与兰州大学团委对接,明确“以实践育青年,以服务暖童心”目标。兰州大学团委从多院系选拔优秀团员,组建“榆你童行”实践团,配备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指导教师,制定“物资帮扶+心理疏导+素质拓展”服务方案。团队提前接受活动组织、儿童互动技巧等专项培训,带着“专业知识转化为救灾力量”的坚定信念奔赴灾区一线。“这不仅是送物资,更是让大学生团员在救灾中懂责任、践初心。”兰州大学团委负责人表示,活动既是团市委专项行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行走的思政课”,助力团员在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青春服务:专业守护童心8月的上庄村安置点,“榆你童行”团队带来“成长加油包”,内含文具、科普器材、体育用品。“希望你们像以前一样快乐学习玩耍。”队员孙英捷温柔递出书包。在互动体验环节,师生们与孩子的互动格外温馨。手工作品制作课上,队员们拿出彩纸、胶水、剪刀,和小朋友们一起折千纸鹤、做纸灯笼,手把手教他们捏出“小房子”“小动物”造型。 跳绳比赛现场更显热闹,有的陪孩子练习单摇,有的组织“双人跳”,“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汗水与笑容交织,孩子们在运动中尽情释放活力。科学小实验环节,队员们用简易器材演示实验,当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分层、盐粒随声音跳动时,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围着团员们追问“为什么”,队员们耐心讲解原理,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此前的艺术创作中,队员教孩子在纸扇画“理想家园”;随后共绘风筝,红太阳、蓝小鸟、绿草地承载梦想,风筝升空时,孩子们的笑声驱散灾后阴霾。针对部分孩子的心理压力,团队建立“一对一成长档案”,记录兴趣与情绪;设“心灵树洞”信箱,心理学专业队员回信。此外,队员们还协助物资、清扫公共区域,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成安置点亮丽风景。双向成长: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孩子们从沉默到主动拉我们游戏、问问题,付出有了意义。” 实践队员孙英捷感慨道。带队教师王鹏举表示,实践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体会“人民至上”,在专业服务中理解“青年担当”,“服务他人、成长自我”是党团引领下社会实践的价值。据悉,团市委将持续推进专项行动,联动更多在榆高校。兰州大学实践团也将围绕“学业辅导、心灵陪伴、健康成长”,开展一对一课业辅导、团体心理疏导、趣味活动,助力儿童成长。“能把所学用在救灾一线,和孩子们一起收获快乐,是我们的荣幸。”实践队员们表示,将继续践行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榆中灾后重建贡献青春力量。END轻松享受兰州青年人才驿站服务最长享受15天免费入住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的联系,共青团兰州市委向您约稿,您拍摄的与兰州有关的社会纪实、人物故事以及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具有艺术特色的照片,我们将择优刊发于《兰州青年》杂志,并赠送作者当期杂志。 期待您运用丰富的摄影语言,描绘金城大地日新月异的精彩瞬间,讴歌金城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联系人:张映东电话:0931-8466392投稿邮箱:lztswxcb@126.com编辑:何星星校对:张映东校审:李娟来源:共青团兰州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