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师生与云龙县护林员子女开展“知行同驿,山海共赢”云龙行暑期营
类别 | 具体 |
---|---|
活动名称 | “知行同驿,山海共赢”云龙行暑期营 |
参与单位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云南省云龙县护林员子女家庭 |
活动时间 | 六天五晚 |
活动地点 |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活动 | /widgets/detail/4,实践样方调查法记录物种分布,标本制作课探索自然密码 |
帮扶关系 | 云龙县自2013年开始成为同济大学定点帮扶县 |
参与团队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o-CPU Lab |
课题研究 | “自然保护地毗邻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研究方法 | 历时数年走访滇黔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 |
调研目的 | 多维度调研剖析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矛盾 |
发展路径 | “生境共保、生计共拓、生趣共赏、生兴共富”的“四共”发展路径 |
文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张琬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师生,与云南省云龙县护林员子女家庭一起组织并参与了“知行同驿,山海共赢”云龙行暑期营。同学们用六天五晚的时间,丈量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试点落地自然研学生态产品。本次暑期营打造了一套沉浸式自然研学体系。孩子们化身“小研究员”,在大浪坝草甸实践样方调查法,记录物种分布;标本制作课上,每一片叶脉、每一只昆虫形态都成为探索自然密码的钥匙……同济师生与云龙县护林员子女组成暑期营。同济大学供图据悉,云龙县自2013年开始成为同济大学定点帮扶县,同济大学整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o-CPU Lab等跨学科产学研团队资源,将科研智慧源源不断注入云龙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同济青年团队在此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毗邻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课题研究,历时数年走访滇黔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通过多维度调研剖析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矛盾,提炼出“生境共保、生计共拓、生趣共赏、生兴共富”的“四共”发展路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