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百年智慧交融,东西方文明对话摇篮

南京大学本科生备战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

1. 正文

4月19日,本报以《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印象》为题,报道了南京大学致力于从国际视角解读中国发展道路,开辟青年思想引领新路径的探索。这个暑假,探索在继续。南京大学哲学学院5名本科生目前正在紧张准备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

2.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1.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概述

项目类别 具体 目标
专业课程群 设立专业外语课程、“刘伯明讲座教授”课程 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项目 短期国际交流活动、长期留学项目 增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国际合作 与10余所国外著名大学哲学系合作 拓展学生国际发展机会
兼职教授 聘请10余位世界著名哲学家担任兼职教授 提供前沿学术指导

2. 培养成果

时间 项目名称 参与人数 主要成果
2022-2024 研究生出境交流 74人 交换至麻省理工、柏林自由大学等名校
2024年 CSC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持续派出学生赴比利时根特大学 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通道
2024年 “东亚文明交流互鉴”项目 40位学生 考察日本东京、希腊雅典等地区

3. 学生反馈

学生姓名 参与项目 反馈要点
马苏骏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印象”挑战杯项目 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倾听与对话是理解文化的最佳方式
童苏彤 希腊科考项目 在倾听中校正视角,体会到古典学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孔伟宇 中韩学术会议 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推动中国学术主体性构建

4. 培养理念

提出者 理念 实施方式
刘伯明 培养融贯中西人才 设立专业外语课程、短期国际教学实践
哲学学院 哲学思辨与全球视野结合 构建国际化培养方案
院长刘鹏 超越参访研学,进入前沿学术对话 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互鉴锤炼自主思考能力

5. “讲好中国故事”实践

时间 活动名称 主要 目标
2024年5月 中韩学术会议 孔伟宇作“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报告 展现中华文明智慧
近三年 国际一流期刊发表 学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项目实施 国际学术会议 学生受邀参加多场国际会议 增强国际话语权

6. 体系发展路径

阶段 目标
宽领域布局 交流互鉴 实现多层次国际交流
拓深度发展 学术对话 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立足中国 面向世界 培养“中西文化交流使者”

7. 持续性项目

项目名称 合作单位 目标
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比利时根特大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
双硕士学位培养项目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 顶层设计国际化培养
“东亚文明交流互鉴”项目 日本东京、希腊雅典等 文明互鉴探索
“古典文明的东西对话”项目 欧洲、亚洲多所大学 推动东西方学术对话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