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征程 福州高校推普队用语言架桥连心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小星星“普韵传薪”实践队乡村振兴专项实践

实践队信息汇总

项目
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实践队名称 小星星“普韵传薪”实践队
出发地 福州
目的地 宁夏、甘肃、西藏的国家乡村振兴帮扶县和民族地区
距离 跨越4000公里
实践主题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
行程路线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闽江之畔到雪域高原,从榕城古巷到陇原村落

实践队概况

从东南沿海的榕城古巷出发,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小星星“普韵传薪”实践队踏上了跨越4000公里的征程,奔赴宁夏、甘肃、西藏等国家乡村振兴帮扶县和民族地区,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此次实践旨在通过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

大学生推普实践队活动与成效

详细

  • *活动与实施
  • 师生们通过“五彩课堂”支教、“新‘普’人”宣讲等特色活动,以普通话搭建文化桥梁,在广袤西北大地上用青春点亮语言之光。实践队走进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村、通北村,结合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寓教于乐,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学唱红歌、讲述党史。在“听、说、读、写、练”的趣味互动中,孩子们既掌握了普通话,又在诗词书写中品读文化,实现推普教育 “入耳” “入心”。

  • *调研与推广
  • 在宁夏、甘肃、西藏等西北民族地区的乡村,实践队通过入户问卷、学校走访、面对面访谈等多维度调研方式,调查了解当地群众普通话使用现状,并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村、通北村及吴忠市同心县张家塬乡共建3个大学生推普实践基地。并开展“推普赶大集”宣传活动,在乡村集市、文化广场以问卷调查、资料发放等形式推广普通话,累计服务群众1500人次,参与调研问卷填写500余份,为民族地区推普工作提供了鲜活的一线经验和数据支撑。

  • *培训与帮扶**
  • 实践队立足民族地区发展需求,开展“推普+电商”融合行动,在系统调研基础上联合村干部开展普通话与电商营销培训,帮助村民掌握淘宝、抖音等平台的运营技能。团队精心设计“宁宁”“甘甘”“藏藏”系列文化IP,运用AIGC技术开发盐池滩羊、枸杞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深度挖掘产品背后的地域文化价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