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联化身艺术导师,下乡为 Children 打造暑期艺术工坊。

安底镇老场村暑期爱心课堂开展艺术活动

详细

“老师,快看我剪的鱼像不像?”“老师,我画的这幅画好不好看?”近日,安底镇老场村暑期爱心课堂欢声笑语不断。教室里不再是往常的读书声和作业辅导声,而是变成了一场热闹的艺术派对。县文联组织的文艺志愿者来到这里,让暑期托管班“秒变”成了充满墨香和彩纸的艺术工坊。

安底镇老场村暑期小课堂: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县文联送艺下乡

类别 具体
问题背景 安底镇老场村存在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往届暑假儿童生活单调且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 村里设立暑期小课堂,返乡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提供作业辅导和趣味陪伴。
外部支持 县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送艺术课程到孩子们身边。
艺术课程 剪纸、书法、绘画(窗花、毛笔字、童画)。
儿童反响 孩子们积极参与,制作作品并展示兴奋之情。
活动意义 点燃儿童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缓解暑假孤单,丰富假期生活。
未来计划 县文联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让文艺志愿服务深入基层。

详细

安底镇老场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因家长常年外出务工而凸显。往年暑假,这些孩子往往陷入单调无聊的生活:埋头写作业、沉迷电视与手机,甚至还会偷偷去河边、池塘玩水,给安全带来隐患。本地积极应对:村里办起暑期小课堂,邀请20余名返乡大学生做志愿者,为70多名孩子提供作业辅导与学伴陪伴。
在县文联支持下,一支文艺志愿服务队将传统艺术带进了课堂。剪纸老师示范折纸运剪,孩子们很快剪出窗花;书法家挥毫泼墨,指导孩子们执笔书写;绘画区域,童画作品充满想象力。原本安静的教室化身热闹的艺术工坊,每个孩子都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县文联负责人表示,这是点燃儿童对传统艺术兴趣的尝试,希望通过活动充实孩子们的假期,让他们生活更精彩。未来将持续开展这类志愿服务,让文艺扎根基层,贴近生活,传递温暖。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真好玩!回家要拍照给爸妈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