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姑娘翁忻怡的人生逆袭
主要经历与成就
日期 |
具体事件 |
描述 |
2023年8月2日 |
登上央视屏幕 |
以人生哲学“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替人撑伞”感动无数观众 |
车祸致残 |
失去一手一腿,但依然积极生活 |
从伤残中重生,展现非凡的意志力 |
创办残障工厂 |
帮助残障人士就业,实现自我价值 |
创立残障人士就业平台,促进社会包容 |
为白血病女孩筹善款 |
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帮助他人 |
组织并参与筹善款活动,为白血病女孩筹集资金 |
成为残障群体代言人 |
用自身经历影响更多人,推动残障权益保护 |
作为残障群体代言人,提高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注度 |
近期采访 |
与记者进行视频连线,分享心路历程 |
通过采访,分享自己在逆境中的成长与感悟 |
人生哲学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替人撑伞”:展现了她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的愿望,引导观众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对他人的责任。
面对苦难的态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命运,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帮助他人的动力,体现了一种温暖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影响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成为残障群体的代表,为残障人士争取权益,提升社会对残障群体的认同感。
翁忻怡:从“破碎人生”到“发光个体”

标题 |
|
人生转折点 |
2020年10月遭遇车祸,失去左手和左腿。 |
新名字寓意 |
“翁右右”,用右手右腿重新撑起人生。 |
康复训练 |
每天重复数百次假肢适配训练,摔倒、站起、再摔倒。 |
生活态度 |
拥抱生活:健身、潜水、登台演出。 |
假肢态度 |
假肢是身体的一部分,打扮它就像化妆、穿漂亮衣服一样。 |
创业初衷 |
求职被拒的经历,理解残障人士找工作的难处。 |
事业成就 |
创立瑜伽服品牌,洗鞋工厂,成为“爆款”产品生产者。 |
洗鞋工厂特色 |
同工同酬,有绩效奖金,残障员工平均月薪6000多元。 |
员工管理理念 |
按能定岗,让每个残障伙伴都能找到适配岗位。 |
慈善事迹 |
捐助白血病女孩菲菲6万元,发动粉丝筹款80万元。 |
央视报道 |
登上《新闻直播间》,获得社会认可。 |
返乡计划 |
计划将洗鞋厂模式本土化,为家乡残障群体创造工作机会。 |
人生感悟 |
“天助自助者”,不放弃就有机会。 |
社会影响 |
吸引更多人关注残障、病患群体,点燃更多希望。 |

详细
2020年10月,一场车祸改写了翁忻怡的人生剧本。25岁的她,在本该肆意追梦的年纪失去了左手和左腿。ICU里漫长的昏迷、康复室里痛得撕心裂肺的训练、求职时遭遇的无数次拒绝……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她生活的日常。回忆起那段黑暗时光,翁忻怡的眼神里仍有一丝痛楚,但更多的是穿越苦难后的坚韧。她给自己取名“翁右右”,寓意用右手右腿重新撑起人生,这个带着倔强与期许的新名字,成了她重启人生的密码。康复训练的3年,翁忻怡与身体极限死磕。为了重新学会走路,她每天重复数百次假肢适配训练,摔倒、站起、再摔倒……汗水浸透衣背,却浇不灭她站起来的决心,“我就想看看,命运给我设的坎,到底能不能拦住我”。当她终于能自如行走,便迫不及待拥抱生活:健身、潜水、登台演出……在第十一届广西残疾人艺术汇演上,她用歌声传递力量;在自媒体镜头前,她记录康复日常,从“不敢露假肢”到“大方秀出机械臂”,曾经的伤疤成了最特别的生命勋章。聊起身上的假肢,翁忻怡坦然又随性:“不是专门定做的,就贴了些水钻让它好看。假肢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打扮它就是因为好看,和化妆、穿漂亮衣服一样,没什么好遮掩的。”翁忻怡(右)与模特一起演绎自家品牌瑜伽服。燃灯 为残障群体打开一扇窗在广东创业的初衷,源于翁忻怡求职被拒的经历,“我太懂残障人士找工作的难了”。翁忻怡向来热爱健身,之前常从广东一家瑜伽服厂商进货,做网售生意。厂商老板偶然知晓了翁忻怡的经历,内心深受触动,主动邀请她到广州合伙经营公司。怀着学习的念头,翁忻怡果断前往广东。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对时尚潮流的敏锐洞察力,翁忻怡很快在事业上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她从国外时尚杂志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产品建议。产品生产出来后,往往能在市场上引发热潮,成为“爆款”。赚到第一桶金后,翁忻怡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2023年,她敏锐察觉到“懒人经济”蕴含的潜力,于是在广州市番禺区誉山智创园创办了一家洗鞋工厂。目前,厂里十来个员工中有听障人士、小儿麻痹症患者、成骨不全症患者,却看不到一丝“怜悯式帮扶”的影子——同工同酬,有绩效奖金,还有加班补贴,残障员工平均月薪能拿到6000多元。当记者询问员工们的工作情况时,翁忻怡笑着说道:“我看到他们每天有说有笑,应该很开心吧。”随后,她又解释道:“给残障人士工作机会绝非施舍,让他们在真实的就业场景中,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成果,感受那份踏实的尊严和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他们不需要怜悯,他们渴望的是被看见、被认可,渴望实现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平等机会。人,只要活在希望里,就永远不会垮!”“他们的效率不比健全人差!”说起员工,翁忻怡眼里放光。听障质检员无惧噪声,可以专注完成质检与洗鞋工作;成骨不全症分拣员细心分拣,精准做好鞋子分类……工厂实行“按能定岗”,让每个残障伙伴都能找到适配岗位,用劳动赢得尊重。刷到菲菲的视频时,翁忻怡瞬间破防。菲菲6岁时父母离异,9岁时被确诊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这个白血病女孩与命运抗争4年的模样,像极了曾经的自己。翁忻怡二话不说捐出6万元,又发动自媒体粉丝筹款,从个人发声到全网接力,80万元善款汇聚成生命希望。菲菲的姑姑廖艺和翁忻怡年纪相仿,她非常感激翁忻怡。廖艺说,自己从27岁开始照顾患病的菲菲,4年来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还求助了很多博主,翁忻怡是第一个愿意帮助她们的人。“明年不复发,菲菲就能‘脱白’了!”说起帮扶成果,翁忻怡难掩欣慰。曾经因贫弃疗的菲菲如今用上特效药,身体和精神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在翁忻怡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网友关注残障、病患群体,这束由她点燃的光,正吸引更多人加入“撑伞”行列。翁忻怡与菲菲开心交谈。归乡 让爱温暖更多家乡人“觉得我很像一个战士,跟刻板印象里的不太一样,不仅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去照亮更多人,或者尽所能去帮更多的人。”……今年8月2日,翁忻怡用坚韧书写生命奇迹的故事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谈及上央视的感受,翁忻怡直言意义非凡:“这是对我多年坚持和付出的肯定。”这份认可给了她莫大鼓舞,但随之而来的关注也让她倍感责任:“被更多人认可后,心里会有一定的压力,我更希望把这种关注转化成动力,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广州的事业发展稳定,但翁忻怡心里始终牵挂着广西老家。当南宁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向她抛出橄榄枝时,“返乡创业+助残模式复制”的蓝图,在她脑海里逐渐清晰。她考察家乡残障群体就业的需求,计划把洗鞋厂模式本土化:“广西有那么多残障伙伴,我想给他们也创造一个工作的地方。”从场地对接、政策适配到残障员工招募,每一步都饱含期待——这一次,她要让公益种子在家乡土地上长成森林。“‘天助自助者’,自己的觉悟和努力很关键,你不放弃,世界就不会放弃你。”翁忻怡觉得心态转变最要紧,“听再多鸡汤没用,自己想‘摆烂’,没人帮得了你;但你不放弃、有决心做事,机会就来了,它总向着有正能量、有力量的人靠近。”翁忻怡的励志故事,就是生命最动人的循环。被命运痛击时,学会与苦难和解;当自己发光时,记得为他人掌灯。翁忻怡的“折翼追光”之旅还在继续,而她身后,正有越来越多微光汇聚,照亮更多人前行的方向。综合《南宁晚报》、《南国早报》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