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南省赛冠军争夺赛落幕
详细
8月7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南省赛冠军争夺赛在长沙岳麓科创港落幕。参与冠军争夺赛的14个项目,均为省赛现场赛各赛道各组别第一名,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与光电、新能源与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核心领域。大赛采取“项目展示+评委提问”形式,13名专家现场评审、提问,得分及排名在网络平台实时更新。
湖南高校团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情况
主要获奖团队及项目
团队名称 |
所在院校 |
获奖情况 |
项目名称 |
主要创新点 |
国防科技大学团队 |
国防科技大学 |
冠军 |
橘洲 |
全球首个纯国产算力预训练的移动端视觉基座大模型 |
中南大学团队 |
中南大学 |
亚军 |
球秀 |
AI体育产业平台 |
湖南大学团队 |
湖南大学 |
季军 |
智切芯途 |
针对碳化硅晶圆滑切技术实现三大创新,解决高精度、高成本晶圆切割难题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未提及 |
自巡-精采-智诊 |
聚焦专精大中型输水建筑物的智能巡检技术,利用多组传感器融合构建立体位面感知网,实现洞内无人值守自主巡检 |
项目创新点详情
项目名称 |
所在院校 |
主要创新点 |
项目目标 |
橘洲 |
国防科技大学 |
全球首个纯国产算力预训练的移动端视觉基座大模型 |
提升移动端视觉基座大模型的算力性能 |
球秀 |
中南大学 |
AI体育产业平台 |
利用AI技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
智切芯途 |
湖南大学 |
针对碳化硅晶圆滑切技术实现三大创新 |
解决高精度、高成本晶圆切割难题 |
自巡-精采-智诊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利用多组传感器融合构建立体位面感知网,实现洞内无人值守自主巡检 |
提升大中型输水建筑物的巡检效率及安全性 |
大赛详细信息
赛道类别 |
参赛规模 |
项目数量 |
赛期 |
目标 |
高教主赛道 |
213万青年学子 |
57.4万个项目 |
5月至8月 |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213万青年学子 |
57.4万个项目 |
5月至8月 |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职教赛道 |
154所高校 |
57.4万个项目 |
5月至8月 |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后续活动及支持

后续活动 |
|
目的 |
项目训练营 |
提升路演能力与逻辑呈现 |
为参赛团队提供专业培训 |
资源对接会 |
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
助力团队项目落地和行业发展 |
免费投放数据积累 |
对“智切芯途”等项目进行免费投放,积累关键数据 |
降低下游企业信任成本,推动项目商业化 |
团队成员及负责人发言
负责人姓名 |
所在团队 |
主要发言 |
曹轼毓 |
智切芯途 |
获得投资支持后将用于标准机型落地与行业验证,免费投放以积累关键数据,降低下游信任成本 |
廖瑞庭 |
自巡-精采-智诊 |
描述了在九龙岭隧洞泄洪期发现障碍物的经历,团队通过多组传感器融合技术提升巡检效率 |
大赛意义及影响
方面 |
具体 |
影响 |
教育链 |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 |
人才链 |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
产业链 |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
推动项目落地和商业化 |
创新链 |
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推动技术革新 |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
大赛规模及参与情况
指标 |
数据 |
参赛规模 |
213万青年学子 |
项目数量 |
57.4万个 |
高校数量 |
154所 |
区域影响力
地区 |
影响力描述 |
湖南 |
被誉为创业沃土,吸引全球大学生前来参赛 |

湖南省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也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