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从口出:艺人的话语权与责任感
关键提取表
关键词 | |
---|---|
艺人影响力 | 艺人说话需谨慎,因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
高光期言行 | 某艺人在高光时因言行失当,导致事业受损 |
失当言论后果 | 言论不当导致公众对其无同情,反而指责其活该 |
韩国曝光事件 | 某艺人在韩国自曝被潜规则300次,堕胎9次,生理期也未幸免 |
公众反应 | 被曝光后,公众无同情,反而认为其咎由自取 |
事业影响 | 言语失当导致事业中断 |
道德观 | 公众对艺人的道德要求更高,言行需符合社会规范 |
文章的主要
祸从口出,作为艺人本应有的良好形象,在言行上更应谨慎。但有人却在高光时刻因言行无所顾忌,最终导致自己的事业断送。回到韩国后,更遭遇了健康与尊严的双重打击,自爆被潜规则的经历引发了社会争议。然而,公众对此的反映并非同情,而是指责其应得这样的后果。这一教训提醒所有艺人,无论在怎样时刻,都应保持理智与责任感。
张娜拉:从顶流到争议,她的星途变迁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
2003年 | 主演《刁蛮公主》,凭借“司徒静”角色走红中国 | 成为偶像女神,引领中韩文化交流,获成龙邀请参演演唱会 |
2005年 | 上海开新专辑发布会迟到两小时并取消,引发负面舆论 | 首次“耍大牌”事件,知名度上升但口碑受损 |
2008年 | 演唱《北京欢迎你》,担任北京奥运会首尔站火炬手 | 公众形象提升,受韩国主流媒体看重 |
2009年 | 参与《强心脏》谈生活经历,口误称“中国是傻子” | 引发中国网友抵制,代言品牌纷纷解约,事业急转直下 |
2010年 | 解释口误向中国道歉,返回韩国 | 解释未果,事业跌入低谷,开始尝试韩国市场 |
2010年后 | 自曝“被潜规则”,尝试引发同情但效果不佳 | 中国市场彻底失去,开始专注韩国发展 |
2018年 | 主演《皇后的品格》,获水木剧最佳女主角奖 | 韩国市场表现回暖,演技获认可 |
2019-2023年 | 主演多部韩剧《VIP》《特工家族》《好搭档》 | 标杆中流砥柱式人物,作品收视较高且好评如潮 |
张娜拉曾是中国娱乐圈的顶流人物,2003年通过《刁蛮公主》掀起中韩文化热潮,其主演的司徒静角色兼具可爱与女汉子特性,形成独特人设。剧中搭档苏有朋的互动营造甜蜜CP,为后续话题度铺垫。
票房号召力体现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张娜拉升格出席首尔站火炬手活动,更与成龙互动自然,被媒体称“三金影帝都礼遇的小姐”。这种为中韩文化交流互动奠定基础。
但从2005年上海发布会开始出现裂痕。记者排队两小时未见外出途中的张娜拉,到达后无视迟到事实直接取消活动,引发第一波负面评价。后续类似品牌发布会多次爽约事件累积反噬行业形象。
至2009年《强心脏》参观事件成为转折点。谈及父亲作为舞台剧演员为导演梦倾尽心血,转头生成“中国是傻子”言论,在缺乏语境对白的情况下经历互联网暴力式传播。最终导致中韩两大市场全面崩塌。
张娜拉事后流动性努力证明:“翻译失误”:中国观众未予原谅;代言品牌脱离合作;主演影视作品遭遇“扑街”结局。更在低潮期自爆潜规则经历,但未能获得情感共鸣反而被讥讽。
2010年后回归韩国市场,作品评价未达预期,直到2018年《皇后的品格》异军突起,重新获得演技认可。此后五年持续出演爱情、奇幻题材,逐步建立起韩国明星生态中的中坚力量地位。
总结显示,张娜拉经历彻底市场化转型。中国市场的负面记忆难以抹消,而韩国市场的发展更多依赖避免“人性话题”的题材选择。高收视中依旧暗藏行业生态对其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