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研究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会议概况
详细信息 | |
---|---|
会议名称 | 第二届“西北革命策源地的生成、历史与经验”研究暨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
会议时间 | 8月9日上午 |
会议地点 | 榆林 |
出席人数 | 19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 |
媒体报道 | 16家媒体 |
会议意义
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全国各地19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16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西北革命策源地”生成、历史与经验的深入研讨,也是对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榆林学院作为陕北地区重要的高等学府,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榆林学院在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提升。
榆林学院特色化办学与红色文化传承
领域 | 具体措施 | 成果与影响 |
---|---|---|
学科建设 | 打造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陕西省唯一) | 深化党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
红色文化育人 |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特色课程和案例库 | 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 |
校史文化育人 | 深耕“校史里的思政课”,构建特色校史文化育人品牌 | 打造12门微课、特色线上课程、7个微视频 |
五乐育人工程 | 融入地域文化,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培根铸魂育人全过程 | 创作排练大型剧目如校史话剧“李子洲在1929” |
学术研究 | 搭建学术平台,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 | 在学界产生积极影响 |
揭牌与签约 | 揭牌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中心” | 立足陕北党史资源,深入研究中西革命历史文化 |
揭牌榆林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 加快构建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
签署校际、校企及科研机构合作协议 | 推动合作,助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 |
详细
学校立足陕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道路。在学科建设上,不断发力,其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作为陕西省唯一,为深化党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榆林学院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通过打造特色课程和案例库,形成了全方位育人体系。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学校深耕“校史里的思政课”,构建特色校史文化育人品牌,先后打造“转战陕北”等12门微课、“中国的曙光就在前方”等特色线上课程、“讲好榆林故事”等7个微视频,让红色文化滋养全校师生心灵。以实施“五乐育人”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培根铸魂育人全过程。创作排练大型剧目,如以学校原校长李子洲为原型的校史话剧“李子洲在1929”,入选教育部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大思政课”;结合陕北民间艺术形式排演的红色校史舞台剧“播火者”,也引起广泛关注。在学术研究领域,榆林学院积极搭建平台,此前已成功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在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幕式上,进行了重要的揭牌和签约仪式。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将立足陕北丰富的党史资源,致力于西北革命历史与文化的深入研究。“榆林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也正式揭牌,学院将加快构建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聚集党史党建领域人才培养。此外,还签订了包括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与榆林学院共建榆林学院(绥德师范)红色文化培训学院协议在内的四个协议,进一步推动了校际、校企以及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也将助力榆林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迈向新的高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贡献更大力量。(通讯员 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