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2025年暑期青少年实践活动

青少年实践活动内容概览
实践活动类别 |
具体内容 |
参与人数 |
活动地点 |
核心体验 |
科技 |
芯片探秘 |
超过3000名青少年 |
江苏泰州 |
沉浸式学习现代科技 |
非遗 |
戏曲传承、竹编技艺 |
超过3000名青少年 |
江苏泰州 |
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承 |
体育 |
足球竞技 |
超过3000名青少年 |
江苏泰州 |
运动技能训练与竞技 |
自主活动 |
木偶表演制作、无人机编程 |
超过3000名青少年 |
江苏泰州 |
创意与编程实践 |

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增强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
传承优秀文化:让青少年在参与非遗活动过程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推动科技普及:通过芯片探秘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促进全面发展: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强健体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梨园雅韵润童心,代际传承焕生机
活动名称 |
地点 |
参与人群 |
主要内容 |
梨园雅韵润童心夏令营 |
靖江市锡剧团 |
300多名小戏迷 |
近距离感受锡剧艺术,亲身体验“生旦净末”行当 |
银龄伴成长工程活动 |
生祠镇 |
10岁儿童与72岁老人 |
练习《珍珠塔》选段,老少互动教学 |
点亮星夜——暑韵书香·童心习礼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
家长与孩子 |
诵读节气诗词,体验传统礼仪,学习宋代点茶技艺 |
中药典故课堂 |
沿江街道 |
儿童 |
体验传统文化魅力,了解“神农尝百草”的智慧 |
社会美育大课堂 |
泰兴市 |
儿童 |
观看《报童之声》音乐剧,表演木偶剧,制作微木偶 |
七彩巧手传薪火,匠心童趣筑梦夏 |
海陵区 |
儿童 |
非遗铂金画,珐琅书签,拓印技艺,竹编,扎染,缠丝,漆扇 |
大国重器——歼-20战斗机科普活动 |
兴化市合陈镇 |
60多名青少年 |
揭开歼-20战机的隐身奥秘,手工制作歼-20模型 |
星芯点灯——趣味芯片课堂 |
海南镇 |
儿童 |
体验半导体知识,互动游戏 |
蒲公英暑期科学实训营 |
泰州市科技馆 |
营员 |
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 |
趣味足球活动 |
姜堰区 |
儿童 |
踢准目标、快速传递、足球接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专业篮球训练课程 |
姜堰区 |
儿童 |
教授三步上篮、急停跳投等技巧 |
“米超”篮球邀请赛 |
白米镇 |
初高中生 |
以球会友,接受国防教育 |
“足式台球” |
三水街道小杨社区 |
儿童 |
将绿茵草坪变为趣味赛场 |
非遗滚莲湘教学 |
姜陈社区 |
儿童 |
在舞动中传承本土文化 |

详细内容
靖江市锡剧团非遗展厅中,孩子们对点翠凤冠与刺绣戏服充满好奇,并模仿专业演员的“手眼身法步”。今年暑假,靖江“梨园雅韵润童心”夏令营吸引了300多名小戏迷,近距离感受锡剧艺术魅力,并在老艺人指导下穿上戏服,亲身体验“生旦净末”行当的独特韵味。排练厅里,10岁的陈语涵跟着72岁的须泉琴奶奶练习《珍珠塔》选段,老人握着孩子稚嫩的手腕,细致地纠正抖水袖的弧度。小学员陆泳泽兴奋地说:“老师讲的戏曲知识很有趣,哥哥姐姐们的展示也很厉害,下次活动我还来!”在生祠镇的活动现场,老少之间的温情互动更为普遍:老人们倾囊相授戏剧、合唱的精髓,孩子们则化身“数字小帮手”,耐心指导爷爷奶奶使用智能手机,智慧与活力交融,文明的纽带在互动中悄然加固。
传统文化的浸润在泰州各地以不同形式展开。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点亮星夜——暑韵书香·童心习礼”亲子共读活动现场,书香与茶韵交织。家长与孩子共同诵读节气诗词,感悟传统礼仪之美。茶艺老师展示宋代点茶技艺,为炎炎夏日注入一缕清凉古韵。沿江街道的中药典故课堂揭开“神农尝百草”的智慧,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茶艺老师展示茶艺。
艺术的种子不仅在心田萌发,更在指尖绽放。泰兴市打造的“社会美育大课堂”成为暑期文化盛宴。上海木偶剧团带来的《报童之声》音乐剧,通过光影交错的舞台和革命歌曲,让孩子们在感动中重温历史温度。欣赏之余,孩子们还从观众席跃上舞台,在“美育大课堂-木偶奇缘”课程中表演木偶剧,用稚嫩的童音讲述森林奇遇,演绎梦想。更令人欣喜的是“木偶奇缘”创意戏剧课堂,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学习其历史源流和制作工艺,并亲手制作微木偶。学生刘欣怡说:“我觉得来这儿,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木偶很有意思。”“木偶奇缘”老师陈荣钧介绍:“非遗手作体验让孩子在指尖传承中感知传统美学,于亲身实践中滋养审美创造力,这样的文化浸润正是孩子成长必修课。”海陵区则将非遗的深厚底蕴融入创意手工实践,开展“七彩巧手传薪火,匠心童趣筑梦夏”创意手工DIY活动,让古老的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小小传承人”和“文明小使者”,用非遗铂金画绘就爱党情怀,在珐琅书签的制作中浓缩千里江山的壮美,让古老的拓印技艺在宣纸上留下时光印记……从海陵区城西街道唐楼社区的竹编经纬,到京泰路街道许郑社区的扎染斑斓;从泰兴市古溪镇“非遗缠丝”的线韵悠长,到姚王街道十里甸社区漆扇的泼彩创意……孩子们在非遗创作的天地里尽情放飞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更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多彩的暑期时光里。孩子们表演木偶剧《狐狐》。
探索的足迹从传统技艺迈向现代科技前沿。在兴化市合陈镇,“大国重器——歼-20战斗机”科普活动点燃了60多名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孩子们化身“小小航空工程师”,通过知识讲解、震撼视频和动手实践,揭开“威龙”战机的隐身奥秘。“大家知道为什么歼-20能像‘隐形侠客’一样穿梭在空中吗?”老师的问题引发阵阵讨论和思考。在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帮助下,亲手将零件组装成一架架歼-20模型。当作品完成时,他们激动地举起模型,成就感十足:“长大以后,我也想开战斗机保家卫国,真是太帅啦!”海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则迎来了东南大学“星芯点灯”实践团。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心设计趣味“芯片”课堂,将复杂的半导体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互动游戏。体育竞赛与艺术创意的穿插,让这场科技启蒙之旅充满欢声笑语。泰州市科技馆的“蒲公英”暑期科学实训营刚刚结营,为期五天的探索之旅在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三大领域展开。营员们运用VJC编程软件让机械零件“活”起来,完成音乐播放器、感应红绿灯等生活化模型;在无人机课堂上,通过亲手组装和反复调试,掌握了悬停、编队飞行等技巧;3D打印课程则让孩子们用PLA热塑性材料将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化虚为实”。强健的体魄与协作精神同样是暑期课堂的重要课题。姜堰区将体育与科普、环保创新相融合。趣味足球活动通过“踢准目标”“快速传递”“足球接力”等环节,让孩子们在秀技巧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的篮球训练课程则教授三步上篮、急停跳投等技巧。白米镇的“米超”篮球邀请赛让初高中生以球会友,同时接受国防教育;三水街道小杨社区的“足式台球”将绿茵草坪变为趣味赛场;姜陈社区的非遗滚莲湘教学,则让孩子们在舞动中传承着本土文化。
这个夏日,泰州因“七彩”而绚烂,因“文明”而深远。当非遗的竹丝在指尖缠绕出未来的轮廓,当科技的星河在童眸中点亮梦想的航标,这个盛夏的每一次探索与创造,都已悄然熔铸成江苏青少年拔节生长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