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长江大学斩获佳绩
金奖项目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四
竞赛名称 | 赛事级别 | 金奖数量 | 银奖数量 | 铜奖数量 | 所属高校 |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北省赛 | 重大赛事(由教育部等部门主办) | 8项 | 3项 | 8项 | 长江大学 |
详细情况说明
这一成绩充分展现了长江大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方面的优势,也体现了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
长江大学省赛备赛体系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项目类别 | 具体描述 |
---|---|
省赛基本情况 |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主题为“我敢闯,我会创”,吸引省内138所高校的141295项作品参赛。 |
备赛体系 | 构建“培训—调研—孵化—辅导”全链条备赛体系。 |
备赛体系具体措施 | 1. 组织创新师资专项培训夯实基础; 2. 深入挖掘各学院优质项目,建立项目库; 3. 开设创新训练营,强化实战打磨; 4. 联动校内外专家开展近百场线上线下讲座与辅导。 |
备赛成果 | 全校收到4246项参赛作品,近1.5万人次参赛,形成“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校园生态。 |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
长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 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发挥石油、农学、教育等特色优势学科群优势。 |
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 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法 | “三全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法,五层递阶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 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举办多场大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增进国际友谊。 |
“以赛促……”改革 |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推动高质量创业就业。 |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创新创业人才。 |
详情
省赛备赛体系构建
本次省赛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了省内138所高校的141295项作品参赛。学校本科生院将国创赛备赛列为工作任务之一。自去年10月启动备赛工作以来,为全面提升参赛项目数量与质量,以及团队竞技能力,本科生院系统规划,着力构建了“培训—调研—孵化—辅导”全链条备赛体系。
该体系通过组织创新师资专项培训夯实基础,同时深入挖掘各学院优质项目,建立项目库;同步开设创新训练营,强化实战打磨;联动校内外专家,开展近百场线上线下讲座与辅导,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培育体系。体系既聚焦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注重团队成员综合参赛能力的锻造,为赛事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该体系的推动下,全校共收到4246项参赛作品,近1.5万人次参赛,彰显出“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校园生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自2003年合并组建以来,长江大学“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充分发挥石油、农学、教育等特色优势学科群优势,以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为依托,在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建立了五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
为推动教育全方位实施,设计了“三全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法,建立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效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五层递阶”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为持续激发学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长江大学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举办多场大赛。学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未来,长江大学将会继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各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创新创业人才。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