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杀利器!S系坦歼隐藏实力,让强敌哀嚎

《坦克世界》SU-100调整分析

调整概览

版本等级 坦克类型 调整方向 主要影响
1.28.1 VI级炮塔 整体收敛 力量平衡
1.28.1 S系268工程线 优化调整 多坦克增强
现实原型 SU-100 表现一流 战略价值高

装配配置构成

设计原则 关键部件 实现目标
火炮优化 100mm加农炮 高穿透力
机动性增强 增加马力单元 提升高速性能
防护强化 复合装甲布局 提升生存率

兵种体系定位

属性维度 指标改变 战场适应性
炮击效率 调整装填数据 保持强攻能力
机动支援 驱动参数微调 维持战术灵活性
防御姿态 生命值修正 强化中坦角色

现实参考模型

历史数据 行驶记录 衡量标准
苏联实战 300辆批次 综合评分
军事用途 战略调拨 任务完成率
后续改进 技术迭代 战术進化

SU-100坦克歼击车的发展与战绩

核心

炮口口径 技术来源 性能特点
100毫米舰炮 意大利引进(源于奥匈帝国斯柯达兵工厂) 强大的威力,定装弹设计,射速快
B-34舰炮 原本作为野战炮,后改为坦克炮 配套穿甲弹
D-10火炮 基于D-25火炮改进 经典布局,通用部件多
D-10S火炮 连带炮盾重量2.25吨 精确的火力支援
D-10T火炮 未来T-54主炮 高效的坦克火力

详细

对火力的追求

100毫米口径海军舰炮早在1941年时,苏联人就尝试把100毫米炮安装到坦克上。基洛夫工厂掌握了3种型号的100毫米舰炮的生产能力,它们是从意大利引进的技术,而意大利的技术源于奥匈帝国的斯柯达兵工厂。100毫米舰炮作为坦克炮是极具吸引力的,它拥有强大的威力,并且采用定装弹设计,有较快的火炮射速。不过1941年时还没有合适的穿甲弹给它用。
1943年,100毫米口径B-34舰炮被再次想起。本来打算把它作为野战炮,但中央炮兵设计局设计的S-3/BS-3火炮也设计了配套穿甲弹,变成坦克炮就顺理成章了。但问题是中央炮兵设计局的火炮把炮手放在右边,装填手在后左方,这种布局不太适合坦克/自行火炮的布置习惯。反倒是第9工厂设计局在D-25火炮的基础上研发的D-10火炮布置更经典好用,而且也更具吸引力,它们采用了许多的通用部件。

SU-100的诞生

为SU-100安装坦克炮原本SU-85的85毫米反坦克炮就已经威力足够,但是当T-34开始升级为T-34-85时,SU-85就需要火力升级了。恰好新型的100毫米炮也可以安装到SU-85上,设计师预计重量会增加到33吨。这意味着前部负重轮的负荷会显著增加,中央炮兵设计局认为把前两个负重轮的悬挂改为扭杆悬挂就能解决,但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却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会影响到自行火炮的生产。
1944年1月28日,100毫米口径D-10S火炮设计完毕,连带炮盾的重量为2.25吨。1944年2月制造了火炮样炮,同时制造了该炮的坦克用版本——D-10T,它未来会成为T-54的主炮。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设计局也在着手改进SU-85,让它可以承载100毫米炮,成为SU-100。新的SU-100战斗室正面装甲厚度从45毫米增加到75毫米,由于定装弹体积更大,备弹量减少到33发。但重量控制的很好,SU-100只有不到31吨,比原本33吨的预估重量好上不少。
虽然SU-100基本上是SU-85换装100毫米反坦克炮的产物,但SU-100的车体与SU-85相比有一些重大改进。比如车长的战位被扩大,工作环境更好,车体上也新增了车长指挥塔,这让车长更方便观察战场。车顶安装了两个新的通风装置,这有助于排出火炮发射后残余的有害气体。

SU-100的实际战绩

图片[1]-反杀利器!S系坦歼隐藏实力,让强敌哀嚎-开学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SU-100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坦克歼击车。1945年1月8日,隶属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第207自行火炮旅在匈牙利战场首次投入SU-100。在争夺布达佩斯火车东站的战斗中,一个装备SU-100的自行火炮连在1200米距离上连续摧毁四辆德军IV号坦克和两门Pak 40反坦克炮,代价只是被德军步兵用铁拳从侧面偷掉了一台SU-100。
1945年3月的巴拉顿湖地区,德军集结了庞大的装甲力量发动反击,苏军近卫第26自行火炮团的SU-100营在萨波里亚什村预设阵地进行伏击,并成功摧毁了多台虎王坦克。SU-100甚至在柏林战役中的近距离城镇作战中也有过行动,因为它的100毫米火炮对防御工事破坏力不错。

二战后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又保留了几年的SU-100,直到1947年将其退为预备役。SU-100还被大量移交给别的国家,比如埃及、安哥拉等,其中在1975年时“安人运”的坦克部队还用SU-100取得过反坦克战绩。而在《坦克世界》中的SU-100还能使用大威力的122毫米炮,再加上它良好的机动与隐蔽,它才是VI级低调的坦克杀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5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