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600年相声界一大半,他如何做到?

赵连甲与相声界的交往

赵连甲基本信息

项目
姓名 赵连甲
身份 著名曲艺演员
春晚经历 80、90年代登上春晚,与王刚表演小品《拔牙》
与相声界关系 与唐杰忠、马季、李文华等关系友好

与相声大师马季的交往

项目
表达评价 对马季不吝赞美之言
马季贡献 创作了300多段相声,占相声诞生至今600多段的一半以上

赵连甲与马季的相声艺术成就及对比

项目 赵连甲 马季
出生年份 1935年
出生地 天津
主要艺术形式 快书 相声
职务 中广说唱团创作组组长
中广说唱团经历 与马季、李文华等共事
与相声大师的关系 学生 师生关系
采访特点 强调马季成就
艺术风格 歌颂派相声创始人,讽刺型相声创作者
代表作品 《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
艺术态度 吹捧马季 低调

详细

赵连甲生于1935年的天津,家庭从事曲艺,从小耳濡目染也能表演,主要从事快书艺术。上世纪60年代,他进入中广说唱团,与马季、李文华、郝爱民等同台,主要创作相声剧本并一度担任创作组组长。中广说唱团被誉为中国相声的梦之队,其中有郭启儒、侯宝林等四位导师,赵连甲等都是他们的学生。
在一次访谈中,赵连甲提到相声发展至今不到200年,八代人,893名相声演员,不到600段相声创作。他指出马季从艺50年创作了300段相声,强调其成就。但需注意的是,相声诞生于江湖,解放前从业者和段数并无确定数据。赵连甲的数据来源及准确性存疑,但其列举数字主要是为了衬托马季的伟大。
相声大师如马三立、侯宝林、马季等向来低调,强调传承,承认从前辈中学习。马季对相声发展有重要作用,开创歌颂派相声,推动电视相声发展,创作了《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等经典作品。马季的成就不仅源于艺术天赋和不断学习,也得益于前辈的帮助,但他自己很少提及个人成就。
赵连甲与马季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但他如此吹捧马季,并不符合马季低调的作风。赵连甲的名气主要与特殊时期有关,与马季、唐杰忠并称“赵马唐”。马季坦言那个时代做过违心之事,这种态度更值得佩服。真正的相声大师不仅在艺术上成就突出,更应具有人品和魅力人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