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宗文义塾:杭州文脉发源之奥秘

宗文义学到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的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备注
清嘉庆十一年(1806) 周士涟在杭州定安巷创办宗文义学 专招贫寒但才华出众者,免费提供膳食及笔墨书籍
咸丰十一年(1861) 宗文义学毁于兵燹,被迫停办
同治六年(1867) 杭名著绅丁申、丁丙等将皮市巷南园拨归宗文义塾 宗文义塾定址南园
1956年 宗文义塾转为公立,更名为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
抗日战争期间 学校西迁至浙江建德梅城、高垣和浙南乐清雁荡等地

详细

创办初期

清嘉庆十一年(1806),周士涟在嘉兴、杭州名绅捐资助力下,在杭州定安巷(今定安路)赁屋创办杭州第一个义学——宗文义学(后改“义塾”)。义塾专招“家贫不能从学而才可造就者”入学,免费供给膳食及笔墨书籍。每当岁科试之年,应试之一切费用亦由塾支付。义塾规约严肃,学生出自贫寒,但刻苦勤奋,毕业者多有成就。

中期发展

咸丰十一年(1861),义塾不幸毁于兵燹,被迫停办。同治六年(1867),杭州名绅丁申、丁丙与户部主事周兰联名上表浙江巡抚,求将皮市巷南园拨归宗文义塾。自此,宗文义塾定址南园。此后宗文义塾逐渐发展壮大并多次改名。

转为公立与变迁

1956年,宗文义塾转为公立,并更名为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曾西迁浙江建德梅城、高垣和浙南乐清雁荡等地。

当代发展

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如今的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教育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杭州市的知名中学之一。其创办与发展历程见证了杭州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48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