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gān;gàn)的释义
释义
序号 | 释义 |
---|---|
1 | 古代指盾牌。 |
2 | 姓。 |
3 | 〈书〉冒犯。 |
4 | 牵连;涉及。 |
5 | 〈书〉追求(职务、俸禄等)。 |
6 | 〈书〉水边。 |
7 | 天干。 |
8 | 形: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 |
9 | 不用水的。 |
10 | 名:(干儿)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 |
11 | 形:空虚;空无所有。 |
12 | 只具形式的。 |
13 | 形:属性词。 |
详细释义
1. 古代指盾牌
干在古代文献中常指盾牌,用于防御。
2. 姓
干作为一个姓氏,在某些地区有一定的分布。
3. 〈书〉冒犯
在古代文献中,干有时用于形容冒犯或触犯。
4. 牵连;涉及
干可以表示牵连或涉及,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与其他事件的关联。
5. 〈书〉追求(职务、俸禄等)
在古代文献中,干用于形容追求职务或俸禄等。
6. 〈书〉水边
干在古代文献中也可指水边,常用于形容地理位置。
7. 天干
干在农历中指天干,是农历中用于纪年的干支之一。
8. 形: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
干用于形容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的状态,与“湿”相对。
9. 不用水的
干可以表示不用水,常用于描述某些工艺或过程。
10. 名:(干儿)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
干在口语中常指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如干粮。
11. 形:空虚;空无所有
干用于形容空虚或空无所有,常用于描述状态。
12. 只具形式的
干可以表示只具形式,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仪式。
13. 形:属性词
干作为属性词,用于描述某些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示例词语 | 释义 |
---|---|
干戈 | 指兵器,比喻战争 |
干(亲属关系) | 指拜认的亲属关系 |
干 | 徒然;白 |
干(形容说话太直太粗) | 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 |
干(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 |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 |
干(慢待;置之不理) | 慢待;置之不理 |
干(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
干(指干部) | 指干部 |
干(动:做(事)) | 动:做(事) |
干(能干;有能力的) | 能干;有能力的 |
干(动:担任;从事) | 动:担任;从事 |
干(〈方〉动:事情变坏) | 〈方〉动:事情变坏 |
骨干力量 |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
干部 | 指干部 |
实干家 | 能干;有能力的 |
办事 | 动:做(事) |
干练坚决 | 能干;有能力的 |
1、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2、有一老人,自称姓干,明休,叩头言道:“事久必变,愿殿下速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3、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此众人以为难,而君子以为易。(宋)欧阳修《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
4、三藏真个撮土祷告曰:“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5、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6、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诗经•伐檀(魏风)》
7、那日是二月初八日,干支是戊午,戊属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五回》
8、你一定要等衣服晾干了再穿。
9、这家干洗店是去年开业的。
10、这盒饼干儿是朋友从远处捎来的。
11、外强中干的人,只不过是纸老虎。
12、干笑比哭还难看。
13、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清)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14、大家对他什么忙也帮不上,干着急。
15、你说话总是那么干,委婉些不好吗?
16、他实在气不过,干了小吴一顿。
17、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419页
1、他是这次活动的骨干力量。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2、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3、他不尚空谈,是个真正的实干家。
4、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5、他当过工人,也干过经理。
6、要是不想别的办法的话,这事儿一定要干。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