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童声合唱活动情况概述
活动名称 |
活动 |
参与规模 |
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童声合唱 |
小朋友们共同演唱主题曲《万千》 |
– |
第五届“保利之夏”上海(国际)童声合唱节 |
童声合唱活动 |
– |
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 |
童声合唱活动 |
– |
“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 |
全国性童声合唱活动 |
吸引9.3万个合唱团队、2000多万人次参与 |
详情
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小朋友们共同唱响主题曲《万千》。新华社发一段时间以来,不同规模的童声合唱活动在各地举办。从第五届“保利之夏”上海(国际)童声合唱节,到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童声合唱日渐火热。“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仅2024年就吸引了9.3万个合唱团队、2000多万人次参与。
童声合唱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
童声合唱的阶段划分
阶段 |
年龄范围 |
特点 |
童声前期 |
6至8岁 |
培养多声部音乐感觉的重要年龄段 |
童声成熟期 |
9至12岁 |
可承担复杂作品排练和演出 |
童声后期 |
12至15岁 |
艺术表现力强,音乐修养和技巧达到较高水平,是童声艺术的高峰期 |
童声合唱的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 |
培养 |
音准、节奏、乐感 |
通过合唱训练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
歌唱技能 |
学习识谱、发声等音乐基础知识 |
团队协作能力 |
学会配合、倾听,共同追求整体和谐 |
意志品质 |
克服困难,学会坚持与努力 |
情感表达与心理健康发展 |
通过歌声抒发情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童声合唱发展面临的挑战
挑战 |
具体问题 |
地域差异 |
城市学生合唱水平高于农村学生 |
专业技能差异 |
部分学校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参与度低 |
师资不足 |
部分教师未经过专业训练,影响教学效果 |
训练方法不规范 |
可能影响儿童声带健康发展 |
促进童声合唱发展的建议

建议 |
具体措施 |
提高各方认识 |
加强对美育教学的重视,通过“校长合唱团”等形式推广合唱教育 |
解决师资问题 |
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培训现有教师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运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游戏环节、多渠道参与合唱活动 |
建立考核制度 |
制定明确的专业教师考核制度,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结对子形式 |
通过与其他学校合作,提供专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