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统编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 类别 | 详细信息 |
|---|---|
| 新增课文名称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
| 开学时间 | 2025年秋季 |
| 教材版本 | 统编八年级语文教材 |
| 作者 | 王宏甲 |
| 原作依据 |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版)相关章节 |
| 文章性质 | 报告文学 |
| 入选意义 | 对科学家的致敬,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
详情
2025年秋季开学,统编八年级语文教材迎来了一篇令人瞩目的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这篇课文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根据自己的作品《中国天眼:南仁东传》(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版)相关章节改写。它的入选,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家的致敬,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从仰望星空到成为星辰:南仁东与“中国天眼”的传奇
南仁东个人简介
| 项目 | |
|---|---|
| 姓名 | 南仁东 |
| 职业 | 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
| 主要贡献 | 1994年起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用22年组织建造了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 荣誉 |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名字走进中学生的课本 |
“中国天眼”(FAST)建造历程
| 项目 | |
|---|---|
| 项目目标 | 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
| 选址历时 | 10多年 |
| 选址范围 | 贵州所有洼地 |
| 选址过程 | 携带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大山里,考察洼地时差点被山洪冲下山 |
| 技术路线 | 坚定选择自主创新,不愿依赖国外的技术 |
南仁东精神与课文意义
| 项目 | |
|---|---|
| 精神核心 | 不计功利、共克时艰,是中国科技自力更生的缩影 |
| 教育意义 | 塑造青少年价值观,传递科学信仰、坚持理想、永不服输的精神 |
| 成功启示 |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奉献与挫折磨砺 |
| 科学报国 | 诠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激励青少年未来探索星辰大海 |
| 探索精神 | 点燃青少年对未知的探索精神,铭记与传承南仁东的贡献与精神 |
文章关键细节与影响

| 项目 | 继续 |
|---|---|
| 重要语句 | “让我自己过去看”(突出南仁东的坚定与决心) |
| 病中坚守 | 2015年,70岁被诊断出肺癌晚期,术后三个月返回施工现场 |
| 牺牲与传承 | 2017年与世长辞,享年72岁,但精神永存,名字闪耀在星空与教科书,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
| 课文影响 | 2025年新学期,八年级学生读到《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记住科学之光照亮世界,传承自力更生精神,相信未来由少年征服星辰大海 |
| 文章主题 | 通过南仁东的故事,展现科学家的智慧与情怀,传递对科学的热爱、对国家的奉献、对理想的坚持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